物质和意识能相互转换吗?

如题所述

可以的。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讲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物质性原理);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因此,物质和意识从辩证关系上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

扩展资料:

意识的能动作用三个表现为:

1、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2、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3、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质决定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识能动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0

能。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若不承认物质对立于意识之外则无客观实践坐标,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扩展资料

意识就其存在来说,一定要依赖于物质,物质先于意识出现,意识出现后,它依然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意识就其起源来说,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高级形式的大脑——入脑活动的结果。

意识就其实际内容来说,是物质世界的映象、副本、摹仿;意识就其表达形式来说,以语言为其物质外壳。

意识反映物质的过程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实践证明意识可以反映物质。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认为科学的任务仅在于整理一些感性材料的顺序关系,或分析空洞内容的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物质决定意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22
  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换。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物质基元乃宇宙之主体。但由于物质基元所构成的一切存在个体皆为运作形态个体而这运作形态个体的存在皆需要思维意识来给予确认;因而,对于基础单元层面以上的所有存在个体来说,思维意识则是绝对的主体。总之:意识产生于物质基元,但却决定着物质基元所构成的一切个体的存在之确认。
第3个回答  2016-03-08
如果这里说的意识是指由大脑精细物质(如思维信息载体分子)的电磁运动产生的意识的话,当然两者就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啦!但如果所说的意识是指哲学意义上的与物质对立并存的那种非物质层面的意识的话,就不可以相互转换了!

不过这样的意识虽然不是物质的,但它却是客观的,它和物质一起构成整个宇宙客观世界,是构成宇宙客观世界的两大要素或元素之一!那么,说到底,这个非物质的而又是客观的意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我们既十分熟悉而又十分陌生的绝对空间或绝对虚空或真空而已!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7
  是转化。
  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第二位的。两种作用不是平行的。同样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则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脱离或违背了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只会导致实践中的失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