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39:一次侧(即第一循环,含第一热媒、第二热媒等)热媒循环与二次侧(即第二循环)热水循环

如题所述


一次侧与二次侧:热媒与热水的巧妙互动


一次侧,即热媒循环的舞台,包含多种热源系统,如太阳能热媒、空气源热泵等。首先,我们来解析这些系统如何运作。单一的热媒间接换热,如太阳能热媒系统,热媒与冷水保持独立,清晰地划分了一次侧与二次侧,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一次侧主、副循环泵,即使热源与储水罐无高差也能正常工作。


当涉及多热媒系统,太阳能作为主要热源,一次侧的主副循环系统就像两个平行的序列,各自独立于热水循环。而当热媒直接与热水混合,如太阳能直接兑热,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界限变得模糊,但无论直接或间接,都强调了热媒循环泵的重要性,确保热能的稳定传输。


一次侧主、副循环泵的选择艺术


例如太阳能热媒系统,图集15S128提供了热媒流量(0.015-0.02 L/s.m2)和扬程计算的通用参数,适应直接兑热和间接换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同样如此,通过供热量计算泵流量,无论方式如何,其核心在于保证热媒的合理流动。


热水锅炉热媒系统中,热水机组与锅炉各有差异,直接供水的两种情况分别对应并入式和串入式,热媒循环泵的配置各有讲究。间接供水则要求设置热媒供热或循环泵,确保热量传递的连续性。


热媒与热水的亲密接触与区分


直接兑热时,热媒与热水共享同一管路,热媒能量消耗的同时,也消耗了热水容量,补热循环泵的流量计算考虑了管路热损失。而在间接换热的闭式系统中,热媒循环泵流量的计算基于机组的产热量,而非热水的消耗,因为管路介质的容量基本恒定,温差决定了热量传递的速率,前置或后置的泵其实都是为了保持稳定的循环。


热水循环的精细抉择


二次侧,即热水循环的主角,其泵的选择根据GB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要考虑系统的复杂性,确保热水的高效供应。不论是间接供水还是直接供水,热水循环泵的选型必须适应热水系统的运行需求,确保温度控制和流量稳定。


总结来说,一次侧热媒与二次侧热水的循环,就像交响乐中的两个主题,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精准的泵配置和热媒流动控制是保证整个系统和谐运行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