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要矛盾的四次变化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1、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2017年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法律依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第一,地区间的不平衡。受地理位置和政策影响,我国整体上呈现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借助于开放的春风,先一步改革,先一步开放,也先一步发展,但也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迅速扩大。虽然中央推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仍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从人才方面来说,人才总是流向发达区域和城市,这里有施展抱负的平台,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实现均衡发展,减少地区差距;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推动龙头地区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带动其它区域联动发展。 第二,城乡间的不平衡。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27088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9630元。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并且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空心化将会日趋严重。与城市的车水马龙相比,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乡村治理水平还需进一步发展。 第三,收入差距过大。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基尼系数超过0.4就属于差距较大。收入差距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问题。再加之“炫富”等歪风邪气和“仇富”等畸形心态,容易诱发社会矛盾。 第四,产业间的不平衡。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饱和乃至严重过剩,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发展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一些产业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产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步伐。 第五,社会文明、国民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上还存在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传销等行为屡禁不止,社会文明和国民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