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同阶层死的叫法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此有了“崩”、“薨”(hōng)、“卒”、'不禄'、“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根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崩,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崩”本义是山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
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卒(zú),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史记·魏公子列传》:“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 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不禄(bù lù), 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 '不禄,不终其禄。'

古代一般人死怎么说
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谓之“寿终”。婴儿称为“夭”
因为某事舍命为“殉”,战争中死于阵地谓之“阵亡”,现为“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有个词叫客死异乡。死于非命谓之“横死”。
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或者“仙游”
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艮儿屁着凉”,“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多具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8
古代不同阶层死的叫法?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有:崩、襄、薨、卒、不禄、死、殇。
在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极为森严,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死去,都必须使用不同的称呼。
1、崩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后又衍生出“驾崩”一词,有“皇驾崩塌”的含义,用以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死。
2、襄、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卒
古代指卿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4、不禄
古代称士(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死为不禄,意指不再享有俸禄。
5、死
古代指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死亡。
6、殇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至唐代以后,“卒”的用法不及过去严格,常用来泛指死。然“崩”与“薨”仍然只能用于帝后王侯等。
扩展资料:
此外,由于人们对死的恶厌心理而使用一些讳代词代指死,如物化、物故、就木、捐馆、不讳、殒坠、归道山等。殇及夭则用于称未成年者的死。死后,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专称,如父亲死后称考,俗称先考,母亲死后称妣,俗称先妣,合称考妣。
第2个回答  2021-03-08
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有:崩、襄、薨、卒、不禄、死、殇。

在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极为森严,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死去,都必须使用不同的称呼。

1、崩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后又衍生出“驾崩”一词,有“皇驾崩塌”的含义,用以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死。

2、襄、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卒

古代指卿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4、不禄

古代称士(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死为不禄,意指不再享有俸禄。

5、死

古代指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死亡。

6、殇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至唐代以后,“卒”的用法不及过去严格,常用来泛指死。然“崩”与“薨”仍然只能用于帝后王侯等。

扩展资料:

此外,由于人们对死的恶厌心理而使用一些讳代词代指死,如物化、物故、就木、捐馆、不讳、殒坠、归道山等。殇及夭则用于称未成年者的死。死后,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专称,如父亲死后称考,俗称先考,母亲死后称妣,俗称先妣,合称考妣。
第3个回答  2021-03-07
成为第802位粉丝
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有:崩、襄、薨、卒、不禄、死、殇。
在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极为森严,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死去,都必须使用不同的称呼。
1、崩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后又衍生出“驾崩”一词,有“皇驾崩塌”的含义,用以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死。
2、襄、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卒
古代指卿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4、不禄
古代称士(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死为不禄,意指不再享有俸禄。
5、死
古代指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死亡。
6、殇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至唐代以后,“卒”的用法不及过去严格,常用来泛指死。然“崩”与“薨”仍然只能用于帝后王侯等。
扩展资料:
此外,由于人们对死的恶厌心理而使用一些讳代词代指死,如物化、物故、就木、捐馆、不讳、殒坠、归道山等。殇及夭则用于称未成年者的死。死后,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专称,如父亲死后称考,俗称先考,母亲死后称妣,俗称先妣,合称考妣。
其他对死的叫法:
1、殒
古代泛指死亡。
2、缢
吊死,用绳子勒死。
3、殪(yì)
死,杀死。
4、殂(cú)
迅速死亡。
5、圆寂
指僧人死后升天。其他诸如:归寂、示寂、入寂、入灭、灭度、示灭等皆入此类。
6、登仙
称人死亡的婉辞。
7、坐化
指和尚盘膝坐着安然死去。
8、羽化
用作道教徒死亡的婉辞。
9、牺牲
为坚持信仰而死。
10、捐躯
为国家、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11、逝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
12、涅盘
作为死亡的美称。
13、驾鹤西游
死的婉称。
13、香消玉殒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含贬义。
15、一命呜呼
指人死亡
第4个回答  2021-03-07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基本能够概括古人每日的生活。在古代,不同人群作息的不同主要还是体现在月和年之上。因为一个人的作息习惯是由其工作来决定的。大体而言,中国古代可以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社会阶层,其作息习惯有很大的不同。

01 官员的作息
作为庞大的帝国机构的组成人员,官员的生活作息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整体而言,官员的休假在减少。史书记载,汉代的官员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沐浴休息,称为“休沐”,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了隋朝。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把五日改成了十日,唐朝继承了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元朝,称为旬假或旬休。历史学家认为,造成休假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官员生活的变化。在汉朝,官员们习惯于住在官署,休沐时才回到家中。从唐代开始,官员们则往往要上朝、到公署上班,然后回家,所以五日的假期也就没有必要了。

例行的官员休假之外,朝廷还规定了节假日,往往放假一天、三天、五天或七天。比如在唐朝,皇帝生辰放假三天,佛诞日和老子诞辰各放假一日。到了明清时期,以往的官员休假大大减少,朝廷采取了寒假制度。在十二月二十日左右,全国官员“封印”,不再办理公务,休假一月。到了来年正月才“开印”办公。

02 古代学生的作息
古代学生的作息和其身份、学校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央的官学,比如汉代的太学和以后的国子监,其学生的休假大体上就和官员休假差不多,不过这一类学生人数不多。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在家族的私塾中读书,就极少有假期,一般只有生日或几个主要的节日才有假期。

清代国子监遗址

对于数量庞大的农家子弟来说,他们既要帮助家里干农活,又要读书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往往会在农闲时期上课。

03 农民和商人的生活作息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农民们的作息是最为规律的。农民作息一般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年又严格遵循节气和历法来耕作。在古代,农民们被限制在土地上,一般中午时家人为其送饭,才略作休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诗中这样描绘这种场面:“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商人的作息和城市生活息息相关。从秦汉以来,官府营造城市,便会指定交易的坊市,商人必须集中在坊市营业,处在官府的严密监控之下。一般而言中午方才开市,日落前闭市。不过从宋代开始,类似的规定开始松弛,大城市中从清晨到深夜都有商人营业。城市之外,郊区的市场也出现,就更少受到控制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