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比起古人的俗语,人们更加相信科学。中国文化传承至今,对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对于那些有违自然法制的陋习应该摒弃。对于一些俗语,它们也反映出了思想文化。
有些俗语看似平常,读起来却暗含深意,如“家丑不可外扬,流言切莫相信”“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有些俗语如果使用得当,在谈话中会让气氛变得活跃,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些俗语是古代勤劳的人民积累下的精神财富,反映了万物规律、人生态度,一直被人们传承至今。
然而,有些俗语在现在看来就相对的有些封建思想置于其中,就如“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是否真实还有待证实。
古代人的思想
古时的人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封建固化,他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男人在家里的地位始终要比女人高,他们认为男人是家里唯一的依靠,要挣钱养家糊口,女人在家伺候丈夫和家人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思想一直到今天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
如果自己的孩子中没有男孩的话,也会被别人笑话的,在他们看来男孩是对家族的延续,养儿防老对于他们来说极其重要。
女人裹脚这个也是一种糟粕思想。据说,裹脚是为了取悦男人,而且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限制女人的行动,也就有了三寸金莲的说法。这样种行为是对女性的压迫,其实也是对女性的歧视,重男轻女的思想由此也可以体现。
男女出生的时间重要吗
“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这句俗语到底该如何解读?其实它也充分体现了古代人的封建思想。从该俗语的字面意思解读,想必大家都能猜出个一二。指的就是女孩害怕在中午出生,而男孩害怕在晚上降世。那么这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其中的午时和子时是古代对于时间的计量单位,古代人们独特的计时方法与现代截然不同,他们将一个昼夜分为12个小时,一个时辰等同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它们分别被命名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地支”。
所以,按照古时候的算法,俗语中的“午时”是上午的十一点至下午的一点,这个时候正是太阳最厉害的时候,而“子时”是指晚上的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间段则是人们休息的最佳时期,万物都处于比较安静的状态。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生孩子的时间其实没有什么说法可言,只是我们对于孩子在半夜出生会感到让人措手不及,感到疲惫。
阴阳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上千年,每个时期的文化都体现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体系。远古时期的“天地万物”研究的是天地之间的事物,而没有去研究此外的事物。
而中国文化在后期的发展可谓是达到了高潮,如孔子、墨子、荀子,他们都有各自的体系,自成一派,有着已于常人的认知和思想。而阴阳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之道在古人眼里格外的重要。我国古代认为,阴阳变换代表着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在《皇帝内经》中对于阴阳有着明确的定义:阴阳于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神明而言,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
可见阴阳在万物的始末、自然规律中皆有体现。在《荀子》一书中也有“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些都体现了阴阳处于万物之中,任何变化都存于阴阳之道中。
在古人认为,女孩在正午出生,即一天阳气最重的时候出生,可能会与体内的阴气相冲。婴儿的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弱,如果体内的阴阳之气不和谐的话,就无疑是雪上加霜,可能给原本虚弱的婴儿增加负担,造成体弱多病的情况。同样的,对于男孩而言,在一天阴气最重的时候出生,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阴阳不调和,使身体变得更加虚弱。这即是古人对于男女阴阳之道的说法。
还有的人认为,在午时出生的女孩,性格是属于活泼、好动的,比起在其它时辰出生相对更加的明显,这种性格对于女生来说不是很好,他们认为女生就应该是文静、腼腆的;而在凌晨降世的男孩,相反,性格是属于比较温和、安静的,这种性格对于男生来说也是不好的,他们认为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性格应该要强、能够做得了一家之主才行。
以上的这些说法其实是人们对阴阳思想的一种接受,但是不能够证明它的科学性。现在的科技相对比较发达,新生儿也不会因为体内阴阳不和就落下病根。
而人们的性格就更不用说了,基因遗传和后天形成是其主要原因,自然不会说是因为出生的时间而导致性格与他人不同。所以,作为新时代的人类,我们应该运用好身边的科学,用科学的理论证明。
古人的思想是我们后人所不能及的,他们是用千百年积累下的生活经验,形成一种独有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有的尽显智慧、有的尽显万物。总之,它们都代表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这句俗语看似普通,仔细读来却显现出阴阳思想。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并没有特别的说法,婴儿出生的时间可以说也是自然形成的,在何时出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同时我们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对于正在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取精华,弃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