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越“老”子女越嫌弃?有时儿女苦不堪言,老人还不自知

如题所述

人老了,在处理和子女关系上经常会犯以下几种错误,导致子女对老人抱怨:

第一,经济和生活上不独立,依赖性太强。

我说的经济和生活上不独立,并非指老人没有经济来源或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是指有些老人明明有充足的经济收入,健康状况也完全可以满足生活自理,却在经济和生活上严重依赖子女。

我听到有个阿姨说,法律规定子女有责任赡养父母,所以她觉得退休之后,吃子女的用子女的都是天经地义,甚至还颇多挑剔不满之词。

事实上,法律规定的是,对于经济困难和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子女有赡养和照顾的义务。而通常在司法实践中,判定子女给父母的赡养费,通常也是参考当地的一般生活水平。因此,老人的一些不恰当的需求并不受法律保护。例如,有个老太退休金上万,其女的工资还没有她多。但是老太却把退休金用于购买保健品和旅游,让其女负责其日常开销及住院看病的费用。这让其女不堪重负,对居委干部诉苦:她的退休金比我工资还多,每个月却用的精光,她的吃穿和医药费却要我全额承担。我怎么承受的起!

还有个老人,健康没毛病。儿子儿媳孝顺,一起住也不用老人买菜做饭,都是儿子儿媳包了。可时间久了,老人就完全依赖上了。有时儿子儿媳单位有事,回家晚一点,老人就打电话催。不是说儿子儿媳有事,自己作为老人,就帮衬一点,反而在电话里骂儿子是故意饿她,想让她早死。你说这种老人脑子有问题吗?没有!就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惯了,只要子女不围着她转,她就心里不舒服。

第二,不服老,倚老卖老,惹是生非。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有些老人,老了老了,就爱充英雄,惹是生非,给子女找麻烦。

我弟的丈母娘,就爱逞能。我弟媳让她不要用牙咬核桃,偏不听,回头就把牙磕了。

让她走路慢一点,看清楚了再走,偏不听。话音未落,自己把自己绊倒了,大腿骨折

子女让她不要去参加一些老年保健班,不肯听。结果被骗买了一屋子没用的保健品不算,还被骗几十万血本无归。甚至自己还充当了骗子帮手,害的其他老人上当受骗。

人老了,就安分守纪,能管好自己、照顾好自己就算不错了,千万不要不服老,结果就是给子女找麻烦,给自己找不自在。

第三,耳朵根子软,养老问题上摇摆不定 

有个不得不说的现象,就是十个和老人同住的子女,九个是老人最怨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牙齿和舌头的关系。

如果,老人单子女,或者其他子女都比较坦诚的话,问题还不大。但是,如果其他子女中有人喜欢挑拨离间搞事情的话,往往和老人同住子女是最吃亏的。经济上、体力上、精力上的付出不说,结果往往还不讨好。

其实,根本问题出在老人身上。很多老人就是被有些子女的虚情假意迷惑,反而把照顾自己的子女当成不孝。

甚至有些老人,还故意在子女间制造矛盾和误会,希望借此能从不同子女身上捞取好处。我们小区有个老人,和儿子说女儿怎么怎么不好。当着女儿又说儿子和媳妇怎样不好。结果弄得儿子和女儿互相猜忌。结果弄到最后,儿子和女儿谁都不愿意照顾老人。

第四,对子女不信任。

有些老人,可能是某类案件看的太多,总把自己子女的一些正当合理的诉求,想象成谋夺家产,甚至是可以虐待和遗弃自己。就像我之前说的,子女回家晚一点,就觉得子女是故意饿自己。子女和配偶间说些悄悄话,就觉得是在针对自己。

我家隔壁老太,只要出门,必然要把自己房间锁上。她儿子很不开心,觉得老太就像防贼一样防自己。老太解释说,这是自己习惯。可是,有几次,老太出门忘了锁门。都走出去几里路了,还赶回家来锁门。所以,她儿媳就说,这哪是什么习惯问题,分明就是把我们当小偷处理。果然,我好几次听到老太找东西,还问她儿子,是不是被他们偷了。没错,老太就是用的“偷”字。但是,结果都是老太自己随手乱放导致的。后来,老太的儿子、儿媳实在受不了,让老太搬出去独居,老太又不肯。所以夫妻三个,自己借了房搬到外面去住了。

想想也是那么回事,既然互相不信任,何必在一个屋檐下凑合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30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是一宝。”但对于如今很多年轻人而言,家里有一个年纪特别大的老人会让人过得很痛苦。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年纪越大的老人,和家人越相处不好,儿女们 表明上尽孝 ,但在私底下有 诸多的抱怨

子女嫌弃自己的父母老,可能并不是嫌弃他们的身体老、活动不便,常常需要人照顾,一般是嫌弃父母的 思想比较“老”

而是很多父母,年纪越大,思想倒是 越来越固执 ,让子女不高兴。

被嫌弃的那些父母,往往都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倚老卖老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孩子就应该让着他们;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活的时间长,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懂得也多,因此,特别不喜欢孩子忤逆自己。

这样的父母年纪越大,就越喜欢以自己身份压小辈, 参与到小家庭的决策 中来,常常 破坏家庭关系 ,让子女们有苦难言。

故意使唤人

有的家长年纪大了之后,反而像个小孩子,如果有什么事情想要办成,但自己不能做的时候,一定要孩子们马上帮忙完成。

也有家长遇到什么小问题,就喜欢打电话给孩子们,也不管他们是否方便,很 不体谅子女 们的工作繁忙、生活艰辛。

脾气差

也有一部分老人, 年纪越大,脾气就变得越差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始骂人、讽刺人,一些想好好尽孝的孩子,在被说过几次之后,也变得不开心,不想再照顾了。

当然,这样的变化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年纪越大就越让人喜欢,给子女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有一些就让人避之不及。

脑部疾病

人在年纪越大的时候,脑部会退化得越快,很有可能就出现了让很多老人和子女都害怕的阿尔兹海默症。

即使没有这样的病, 记忆力和脑力下降 也可能出现相应的问题,常见的有: 脾气变差、固执没耐心、像小孩一样倔强。

思想僵化

年纪大的人如果在 同一个环境生活了很长时间 ,大脑就会产生惯性思维,思想慢慢地僵化,就好像年纪大的人和年轻人之间会产生 代沟 一样。

性格使然

可能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就是一种喜欢倚老卖老,用资历压人的性格,等年纪越来越大,辈分越来越高的时候,就将这样的性格在家庭里表现出来了。

当然,脾气本就差、容易发脾气和生气的人, 老了也是一样 ,还可能 更加严重

性格温和、善解人意

年轻时性格温和的人,愿意去理解、帮助他人的人,即使到了年老,也会给人同样的感觉,让子女觉得相处起来特别舒服。

而且,年轻时喜欢笑的人,眼角会出现 笑纹 ,到了年老后,这样的痕迹会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乐于学习

喜欢学习,愿意接受新事物的老人,在思想上也比较开放,一般不会出现僵化、固执的情况。

经常用脑的人 ,年纪大了之后,也 基本不会出现阿尔兹海默症 ,或记忆力减退,脾气变得暴躁的情况。

有自我追求的人

有追求和事业的人,不会一辈子围着孩子转,也 很少 会在子女成家后去 干预他们的生活

这样的老人,不仅给晚辈做了个 好榜样 ,而且与子女之间 互相尊敬 ,很受子女关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9-27
对于我而言,儿女赡养、照顾年老的父母,那是传统美德。
但是,有些老人的做法,的确给子女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甚至是伤害到了子女。
第一,不独立,依赖性强。
老人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持生活和经济上的独立。但是,有些老人却往往把子女当成了保姆、取款机,这就过分了!我们小区有个王大妈,退休之后,和儿子一家同住,不带娃、不买菜做饭不做家务,整天在外玩。和小区其他老人聊天时,她表示法律规定子女应该赡养老人的,所以她觉得儿子应该赚钱给她花,应该一日三餐的伺候她。甚至稍有不如意,她还抱怨儿子儿媳“虐待”她。这样的老人怎么可能受到子女的欢迎!还有的老人很贪财,表现为花自己的钱时,抠门、小气的不得了。反之花子女的钱时,大手大脚,甚至还盘算着各种方法从儿女身上“赚钱”。
第二,不服老,给儿女“惹是生非”。
我的母亲可谓是典型!提醒她,人老了要保护牙齿,不要咬硬的东西。可她觉得自己牙口好,不信邪,去咬核桃,结果把原本好好的牙崩了。然后我只能隔三岔五陪她去医院补牙齿。告诉她,人老了不要负重。结果,家里有水果她又偷偷一个人去买水果,结果就引起腰椎骨折。一场手术好几万,又让我请了一周的假,被扣了二万年终奖。
第三,挑剔、自我为中心。
说起这事,隔壁媳妇是一肚子怨气。晚上饭做多了,第二天中午就热了一下继续吃。结果,隔天小姑子就跑家里来了,说老人打电话投诉说儿媳不给做热饭。家里为了读书的孩子买了一个热菜板,好让初三的孩子回家就能吃上热饭还能节省时间。没想到第二年五一把热菜板收了之后,老人又发脾气,说儿子一家把热菜板搬到房间里去了不给她用,还说儿子儿媳开小灶,背着她吃好的。老人自己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东西,就冤枉儿子儿媳“偷”他们的。注意,这个“偷”并非是我杜撰,而是老人儿媳特别强调的。老人不是问“拿”过或者“用”过他们东西吗,而是直接就气势汹汹指着儿子儿媳“偷”了他们东西。而据我所知,这对老夫妻和儿子儿媳住一起,吃用开销都是儿子儿媳的,我真不知道这种老人怎么能用一个“偷”字!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的前奏。但是据我看,未必!很可能就是长期养成的为人处世之道。
第四,多疑,对子女不信任。
我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亲见一件事。儿子配置老母亲看病,然后医生要求住院手术。然后,我就听见儿子悄悄对老人说,问过医生了,手术要十万左右。这是,叫到号让儿子去办住院手续。然后,我就听见那个老妇,就在住院处大厅里,大声对她儿子说:我今天来看病,除了医保卡,一分钱也没带。你要不想让我死,就给我交钱。如果不想要我活,就回家。这句话一出,惹得所有人都看向那个儿子。我想,别人一定会认为是儿子不愿花钱给老人看病。可是,我在一旁亲眼所见,儿子只是和她商量,可能是他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现金而已!而这之前,我也见过这个老妇的行为。儿子去替她挂号、缴费的时候,她就拿着自己的医保卡很不放心给儿子的样子。可是,我后来亲耳听见那个儿子给他妻子打电话,紧急转了几万给老人缴了手术押金。
碰到有这四种特征的老人,不是我道德败坏,奉劝做子女的一定不要和这种父母同住,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