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妇女,家有叛逆孩子,天天焦虑不安,担心得病,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6
都说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最讨厌。

那是他们的叛逆期。

可我家的儿子一直都很乖,反而是高中以后开始叛逆期。

高中的孩子不会好好说话,每句话从嘴里蹦出来,都像是找你吵架。

我却要注意他的营养,每天要早早的起来,为他做早餐。

作为母亲,这好像是我职责范围之内,必须要做的,责无旁贷。

担心他现在学习压力大,在他休息日长的时候,带他去看电影,放松一下。

他和我说话的态度,只能去抓他想要表达的重点。

刻意忽略他脱口而出的扎心词句。

在孩子的叛逆期还是顺着毛摸,比较好。

和他吵架只会伤人伤己。

他还没有成年。

但他知道,怎样才用最简短的语句伤害你。

他只想达到伤害你这一个目的。

只为了发泄,他自己的那一点点的不满。

我的处理方式就是,不找他说话,不主动和他沟通。

沟通的事情交给他爸爸了,我只管生活上的小事。

现在就看你家的叛逆期孩子是多大?

如果你和我家的一样是大孩子了,那你可以学学我的方法。

我同事老婆天天在家吃安眠药,原因就是她总是担心自己得病,但实际上在本地和外地的三甲医院都检查了好多次,什么体检项目都做了,身体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她就好一会儿,过几天她又会认为自己有病了,担心的不行,晚上失眠严重只能靠安眠药维持睡眠,最后才被诊断为抑郁症。

中年女性因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上的问题,往往会带来很多的烦恼,焦虑,如果不能排解和解决,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抑郁症,必须要重视起来。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变得叛逆起来,这是孩子心理成长的正常现象,家长真的不必紧盯不放,过多的焦虑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曾经那些孩子就因为父母的几句严厉的话,跳楼,喝药,寻死,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不断的从长计议才行,否则不仅仅是让孩子无路可退,连自己也伤着了。

孩子叛逆无非就是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认为自己长大了,能进行是非判断,那咱们就尊重他们,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和孩子沟通,倾听,或许他们说的也真的有点道理,哪怕不是很完美,也可以让他们去尝试失败的滋味。在沟通的过程中,些许的赞美与肯定或许能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宽容与不易。

有时候并不是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认为我给你钱就行了,要抽出时间去陪孩子玩一场篮球,看一次电影,逛一次街,这些都能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心也就近了,心近了才能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我建议你积极的从焦虑中走出来,孩子的事情暂时可以放一放,一个极度焦虑的人是没法搞好孩子的教育的,然后在寻找和孩子产生共鸣的方法,孩子长大了应该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让你觉得痛苦。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看到这个问题,产生了共鸣,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段经历,分享给你,希望能够打开你的心结。

记得那时孩子有十岁了,也不知怎么搞的,原来听话懂事的他,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一样,总是和我对着干,怎么越大越难管。当时家里也发生了一些变故,当时的我失业了。那个时候我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为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不断地问自己。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是在这种非常糟糕的心情下度过的。因为我个人的原因,也影响了整个家,也影响了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记得有一次老师上门来家访,老师询问了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询问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当时的我在送走了老师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居然是一切的根源。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了;为什么大了反而难管了;为什么我会失业;为什么这个家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久久不能入睡,连续失眠了好几个晚上,但我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告诉我“你不能这样,不能因为你的消极情绪,毁了孩子,毁了这个家”。

我想知道孩子到底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他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会失业,为什么我现在的情绪会这么的不稳定,我到底应该怎么去做,怎么改变这一切,让这一切都过去,让一切恢复到原先。带着这些问题,我购买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想从中找到答案,我想找到解决这一切的办法。“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欣喜若狂,十岁的孩子正是出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健全的关键时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时的他们正是需要摆脱父母的束缚,迫切想要独立,想要自由;我是个不善于交流的人,不善于人际关系,不善于和人相处,不善于讨好上司;家庭的和睦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书中我都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方法。

我开始试着和孩子沟通,放下家长的架子,不再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询问他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询问他一些心理的想法,慢慢的磨合,孩子也开始跟我敞开心扉,还说我变了,变得温柔了、善解人意了。在新开始的工作中,我也经常会主动和别人沟通,开始学会了变通,不再那么的不削一顾、那么的不近人情,通过努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并得到了晋升。家庭也变得和睦,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许多,每逢周末全家人都会选择去周边玩一玩,去散散心享受生活。直至现在我每天都会找些零碎的时间来看看书,去学习学习。我爱上了心理学,爱上了学习,是书挽救了我、挽救了我的孩子、挽救了我的家庭、挽救了我的生活。我立下了一个志愿,那就是我将终身从事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希望能够运用我的所学、我的所知,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不再迷茫、不再无助、不再困惑,都能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拥有自己美好的生活。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到你,也衷心的希望你能走出困境、走出阴霾!不再焦虑, 健康 快乐!

我也是中年妇女,家里有4个孩子,也曾经面对着这样的情绪:“焦虑!焦虑!焦虑”,未出生时担心检查到指标不好,怕生出来不 健康 ,生产后担心奶粉有毒,各种方法找奶源,会走路后担心摔跤,会跑又担心走丢,上学怕不惯,惯了又怕不要我这个妈……[捂脸],当妈的都这样,养儿一百岁,常忧99,以前不懂,做妈后就懂了!后来我看了有关亲子关系青少年教育的书,对于孩子们的叛逆期也有了很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你得不断成长进步!你要理解孩子会叛逆证明他会思考了,长大了,他成长的速度已超越了父母的认知范围,如果你不努力让自已成长,那孩子只会更叛逆反抗,所以,如果此刻你的孩子很叛逆,先别焦虑,花多些时间关注自已,冷处理孩子的情绪,过一段时间,他看到你的努力你的进步,你的世界他依然会象孩时一样仰望的。

说一说我的经历吧,首先我特别理解你作为妈妈的矛盾心理,与你们现在所经历亲子大战,因为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我是大战里的弱者,我是孩子,并且这个时期的事情一直影响到我现在的生活观,心理 健康 程度。我曾是一个典型的叛逆期的孩子,渴望自由,极端,暴力,冷暴力,叛逆期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具备了。我虽然现在已为人妻,可能也快有自己的孩子,我非常理解作为父母的望子成龙的心情,但是我想说的是,从你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你要知道众生是平等的,你虽作为父母,但是也不能捆绑孩子的未来,只能是辅助。并且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即使你说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是又有谁生下来就应该忍受你的坏脾气呢?我妈妈就是一个不会顾及别人心情想法的人,我骂了我喊了我作了我痛快了,你心情不好?对不起我还不好呢,导致我所有青春期的担惊受怕都是从她而来,每一次快放学的前一节课我都走神,因为我害怕回家,不敢面对自己最亲的人,不想回家,不想听到那刺痛我的语言,不想进屋把脸递过去给人打,谁不要自尊?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最强,但是作为父母用尽你们毕生能想到最难听的语音来骂你的孩子,你最亲的人,把你最不好的脾气发泄给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觉得效果会好么?每每想起那个时刻我还是觉得心痛,特别痛,我能理解那些好意,但是我到现在为止也不能接受那种方式,家里那种压抑的气氛。刚生下来的我特别依赖妈妈,但是当我懂事起,我心里的妈妈变了,我也变了,我想逃离那个深渊,到现在为止我妈可能觉得自己费那么大力气养出来的孩子和她不亲近,但是每次见面我都能回忆起那些恶毒的语言,我真的亲近不起来,所以真的奉劝脾气不好的妈妈慎重而行,不要觉得你怎么样对孩子你都是他妈妈,血缘关系无可厚非,但是从心理上不要当孩子是仇人。

你好,我在想你的孩子是不是到了青春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叛逆的心态。

孩子出生后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我说什么孩子就的听我的,孩子犯错后,大部分家长都是对孩子大吼大叫,举个例子:孩子吃早餐拖拖拉拉影响我上班,我的怒火莫名其妙地就来了,然后我一顿训斥,孩子一顿哭。事后我又很自责,告诉自己以后注意,结果到了第二天依然如此。这样的结果是,孩子更不听话了,更加叛逆,而我很焦躁,把所有的问题矛头指向孩子的爸爸,于是夫妻之间也有争吵了。

其实我们为人父母,真的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工作压力或者工作中受到的委屈怒火,发在孩子身上。也许你觉得无所谓的一句威胁的话,却会给孩子终身的不安全感。

我们做为父母要不断的学习,了解孩子,学习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亲子关系好了,夫妻关系会更好,家庭会更和睦,身体也会更 健康 。

可以从错误中学习,从而改变我们的习惯和境况,最终减少吼叫的发生

其实,孩子叛逆现象明显,多半和你的焦虑有一定关系。父母的焦虑是可以传导给孩子的,就会导致孩子内心更焦躁,压抑冲动,逆反现象就会更加明显——家长不能说话,刚开口,孩子就嫌烦,就发火;躁动不安,导致孩子心神不宁,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没有耐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减少或者消除自己的焦虑,一旦你把焦虑消除了,你的心态就会稳定很多,你的情绪也会稳定下来,脸上也会变得温和,如果再能转换一下和孩子的沟通模式就会更好了。

尝试着做一下这些事情:

1、多给孩子一些自由,不要总想管控孩子。 孩子大了之后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听我们的,孩子自己的生活琐事(买什么衣服、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和谁玩、去哪里玩等)、学习安排(什么时候写作业、先写什么作业后写什么作业、假期安排等、复习预习等),尽量让孩子自己去管理,这样既给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也会减少父母与孩子的摩擦和冲突;

2、注意和交流沟通的方式和态度。 孩子之所以逆反,就是想脱离家长的控制,想争取自由、争取平等和尊重,父母不要再把孩子当成小孩子看待,应该把他(她)当成大人,当成朋友。既要给与充分的尊重(不要呼来唤去,不要当着外人数落孩子,他的事情要和他商量,他的建议要认真考虑,不要不经孩子同意就处置他的东西);不要带着情绪和孩子说话,在和孩子说话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没有处理好情绪,宁可先不说话;

3、要同理和理解、包容孩子。 要了解并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要了解并尊重他(她)的朋友;我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埋怨和指责,相信孩子之所以那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无论她的道理对与错,都允许他表达出来;

4、要保持家庭的和谐和温馨。 如果夫妻关系和谐,家庭环境稳定而温馨,孩子的逆反现象就会自然减少和消失的,大人要乐观、豁达,遇事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把工作等家庭之外的事情带到家里来,更不要把在外面受到的愤怒情绪带进家庭里;

5、父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最忌讳的是更年期遇上青春期,都情绪不稳定,都一肚子火气,都蛮横不讲道理,那样家里自然就会乱成一锅粥;父母心态平和了,情绪稳定了,孩子很快就会转变过来的,孩子好了,父母也会更好的,这是良性循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其实孩子在青春期叛逆是每个家长可能遇到都会感到比较头疼的问题,叛逆期的孩子通常都会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解决孩子叛逆期的办法有三种,第一,不要打骂孩子,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越是打骂孩子他就越不服你,反而只会激发矛盾更深,第二,学会冷处理,冷处理并不是说你不理我,我就不理你了,在冷处理的同时也要表现出对他的关心,第三,要学会拿孩子当朋友,既关心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朋友对待,要尊重孩子,家庭中父母和孩子要互相尊重,这种教育方式孩子往往都乐于接受,孩子有坏毛病时作为家长的话,不要开口即骂,出手就打,用冷处理的办法先不要生气,事过了再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和他讲道理,我对我家孩子的教育是这样做的,我不善于表达,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真的一点不假,自己身在其中,感受最强烈,往往你去描述给别人,别人很难感同身受。

向朋友吐露吧,又有句话叫家丑不外扬,所以我们都喜欢把事情憋在心里。

憋时间久了,胸口就像有东西堵着,偶尔真的想像小孩一样无忧无虑地哭一次。

生气、焦虑、压抑情绪,会导致很多疾病,更何况已经人到中年呢?而且还是女人。

这些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会加剧身体的变化,女性常见疾病很有可能找上门。

比如:乳腺疾病、卵巢疾病、子宫疾病、宫颈疾病、输卵管疾病以及阴道疾病。

我身边就有一个亲戚姑姑,对自己的孩子和丈夫要求都很严格,但孩子学习不好,丈夫开公交车成天班次倒来倒去,管不了孩子,她就成天闷闷不乐,结果就得了乳腺癌,切除了一侧乳房,手术加后续化疗还花了很多钱。

因为丈夫开公交,长期暴露危险之下,腰腹肥胖,腰病腿病肠道疾病,她看在眼里,顺带给自己也投了保。

还好,自己乳腺疾病治疗费用那么高也都是保险报销,不然孩子不争气,家庭经济压力可能更大。

看了你的提问,感觉女性的压力真的不必男性小,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真的会压垮自己,我也建议你早点给自己备一份保险。

都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天焦虑不安担心自己得病的中年妇女,多数是因为闲得慌,让她去工地上干个活,一天忙下来,累得啥话也不想讲,他就不会焦虑,也没精力去担心自己生病了。

这世上的很多事都是因为人太闲而闲出来的。

题主说的这位中年妇女,家有叛逆的孩子,她即便是天天焦虑,也应该是是焦虑孩子教不好,焦虑孩子不听自己话,焦虑孩子不受管教将来会走上不正当道路,可她不焦虑这些,却偏偏焦虑自己会得病。究竟是孩子把她气病的还是自己作的病?

欠小区做保洁的大姐,每天负责清扫小区路面。我每次见面看到她,她都会跟我点头微笑打个招呼,我永远都看到她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虽然她的脸上经过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粗糙,但她的笑容是真诚的,我几乎看不到她犯愁的样子,估计她也没有时间去犯愁,要是她像你妹妹一样整天愁着凄风苦雨,那地面上的路谁替她去扫?这个冬天里面每天的落叶,谁帮她清理?她的工作量其实很大,但是,你永远都看到她很阳光。

如果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即便是日子不富裕,每天为着生活而奔忙,多数人没有时间去哀怜自己会不会生病的。即便是老公总是做些让人生气的事,孩子似乎永远都不听话,多数中年妇女依旧会笑对生活,每天在忙碌中度过,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焦虑。所以题主所说的中年妇女,如果是闲在家里的中年妇女,那不管什么活赶紧找份工作吧!最好是做体力劳动的,累了就啥也不想,饭吃得香觉睡得踏实。否则的话,即便是没病还真会把你想出病来,那种病叫抑郁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