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很多孩子都是家里面的独苗。每个父母都十分喜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我们总是会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甚至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从小养成了为所欲为的习惯。
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注意分寸,如果过分的对孩子宠爱,那么就会形成溺爱。这种爱就会变质,我们只需要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条件,其他的需要他自己去承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对于孩子过分溺爱,那么孩子就会想要什么就一定要买什么,容易形成攀比心理。
言传身教,但身教往往会大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在家庭氛围中的一举一动都给孩子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啊,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要教育孩子啊,勤俭节约不与别人进行物质上的攀比。
从小我们就要教育孩子金钱来之不易,用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们辛辛苦苦挣的。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想要零花钱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让孩子真正的进行了实践之后,才能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孩子就会减少与别人的攀比。
直接通过教育的方式,给孩子表明现在他的身份只是一名学生。他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习,而不是与别人进行物质上的攀比。孩子会产生攀比的心理说明,自己心里面有竞争的倾向,想要与别人达到同样的水平,我们可以抓住这种心理,让孩子有更多的上进心和意志力。正确的引导孩子进行学习,促进孩子的自控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升孩子的思维习惯。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白钱来之不易。孩子可以与别人进行攀比,但不是现在,而是以后自己挣的钱才配跟别人攀比。要教育孩子现在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后挣更多的钱与别人进行物质上的攀比。利用孩子喜欢攀比的心理来督促孩子进行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自己去实现自己的需求,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
“攀比”不一定是个坏事。作为父母,我们要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攀比”。现在孩子的身份是学生,我们就要进行学习上的一个“攀比”。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和意志力,激发孩子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