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保国寺观后感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1. 保国寺的作文咋么写

保国寺位于宁波江北区洪塘镇北的灵山山腹中,距市区15公里,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

它由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余平方米。 保国寺名闻遐迩,是以其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而令人叹为观止。

保国寺最初由山门、天王殿等建筑组成。现存大雄宝殿(或称无梁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一0一三),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其结构独特,气势恢宏。清康熙二十三年增建了四周重檐,成为重檐歇山顶形式。

保国寺大殿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大殿平面的主要特点是进深大于面阔,呈纵长方形,这在同时代的佛殿建筑中极为罕见。

整个大殿的全部结构皆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枚铁钉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还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

无梁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 保国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为江南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唐僖宗赐“保国”匾额,遂名“保国寺”。

寺内建筑有天王殿、大殿、方丈殿、东西厢房、钟楼、鼓楼、藏经楼等。大殿气势雄伟,面宽、进深各三开间,平面呈纵长方形。

前槽巧装三镂空藻井,制作工整,别具一格,时所罕见。藻井低而供佛像空间高旷,对比强烈。

大殿皆以斗栱榫卯承托,斗栱粗壮古朴。佛座后嵌有《造石佛座记》。

天王殿主体建筑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后有净土池,南宋绍兴年间所辟,池上方镌刻“一碧涵空”字样。

保国寺建筑多为清代建筑。一九八三年迁入明代厅堂三间,一九八四年迁入唐代经幢两座,现在保国寺已成为一个拥有唐、宋、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木构建筑群体。

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五幢建筑,东西轴线分别为钟楼、鼓楼、客堂等附属建设。

2. 游地坑院写作文300字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

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

地坑院,又名天井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历史见证。

地坑院是了解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一大景观,是中国民居中最有特色的生土建筑之一,更是研究人类原始“穴居”演进史的实物见证,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 陕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是西周时期“周召分陕”之地,辖区内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四周陡峭,顶部平坦,土质粘硬,地下水位较深,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加之少雨的干旱气候,是地坑院出现并延续千年的主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在陕县集中连片的地坑院村落有100多个,分布在县内6个乡镇,有近10000座院子,现存院子最早的有200多年的历史,居住已有六代人。

这是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县庙上村,村民们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在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位于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16处入围村落之一。

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

建成的地坑院呈长方形和正方形,边长12—15米,深度6—7米,院子四壁挖10—12个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进深8—12米,宽4米左右,窑洞2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把其中一孔窑洞凿成斜坡,为阶梯形通向地面,称作门洞,供住户出入。

3. 游宝轮寺塔作文500字

宝轮寺塔大约有二十余米高,全部是由青砖建成,共有十一层,方形结构,每层四个角都向外翘起,每个角上都挂着一串串铜制的铃铛,一阵春风吹来,悦耳的 *** 响起,似乎在告诉我它神奇的历史。

听姥爷讲,在它的南边十几米处,用一块石头击打另一块石头,你就会听到神奇的蛤蟆叫声,因此,宝轮寺塔又叫蛤蟆塔,它是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听姥爷这么一讲,我赶紧跑到塔的南面,拣起两块石头,用力互相击打,果然听到塔中传来的“呱呱呱”的叫声,真像蛤蟆在欢快地叫着。

神奇的宝轮寺塔,你使勤劳智慧的人民留下的伟大杰作。我爱你,雄伟的宝轮寺塔。

4. 游晋中博物院有感作文600字

参考:

上7点半,我们在文泽路地铁站集合,坐到武林广场换成公交348路到良博站下车,再步行一点路就到了。一到博物院门口,一块巨大的,凹凸不平的石头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上面刻着“良渚博物院”五个金色的字样,石头旁边有一条小溪,小溪的水真凉啊,用双手捧起清凉的溪水往脸上一扑,顿时,脸蛋凉丝丝的,给你带来了秋日的清爽;小溪里长满了碧绿的荷叶,还结有好多好多的莲蓬。我们忍不住来了一张合影,留下我们美好的印迹。

大家来到了第一展厅——发现求真。我看到了各种远古良渚人用的陶器,还了解到了发现良渚文化的第一人——施昕更。

然后,我们跟着讲解员一路走,进入第二展厅——良渚古国,那儿全是雕像,展现的是良渚人的日常生活:有的冒着雨在耕地,有的在捕鱼,有的在织布,还有的在制作陶器。这里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良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灿烂与辉煌……这些现场让我们看见了良渚人的聪明智慧,他们已有了手工业,并且分工劳动。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展厅——良渚文明。这里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玉器,有些玉器上还刻着神秘的符号。长廊墙壁上刻着玉琮、玉瑗、玉璧的图像。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头上插满羽毛、坐着野兽的人。讲解员说那是神羊,良渚人民是以头上羽毛数量来区分职位高低的。随后,我们还看到了玉蛙、玉龟、玉鱼、玉梳背、玉神 *** 面头像,以及从遗址中挖掘出的琮、璧、钺等精品陈列,也认识了贫民墓、贵族墓与王陵的区别。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参观完了。我觉得今天非常开心,因为玩的时候也在学知识。我感受到了祖国历史的悠久和灿烂的文化。我和同学们上了公交车,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5. 游赵杲观作文500字(写游记)

五一劳动节到了,因为在家没事,所以爸爸决定带我去爬黄山,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去爬天都峰。

站在莲蕊峰上眺望莲花峰,哇!好多人在上楼梯,有两个道,一个是桃花道,一个是官道,走官道可以升官发财,走桃花道可以交桃花运。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桃花道,可爸爸说走官道,因为桃花道太险了,道路几乎垂直,而我的理由是不能老想升官发财,要为广大群众的利益着想。于是我和爸爸争得不可开交,后来老爸终于同意了我的意见,因为大家都走桃花道。

在山脚下,我以为走桃花道并不难,可刚一上去,便改变了看法,因为我没想到道路一下子变宽了,双手刚刚能摸到护栏的我,就摸不到了,便只好一只手扶栏杆,一只手扶石梯,放眼望下去,那可怕没法说,要是有一个人摔下去,那不是一个人死,说不定还会伤几个人,越往上走栏杆上的水越多,因为栏杆里好像有一股水,而且路爱打滑,慢慢地石道变窄了。我的手又可以摸到石壁了,大概又上了二十多个台阶,便登上山顶了。

爬上了山顶,云娃娃也被风婆婆赶来了,一会儿便看不见山下的人,我的身上出了冷汗,我想:如果从上面摔下去,肯定会粉身碎骨。便害怕起来,爸爸知道了,说:“上桃花道时你那么勇敢,到山上来就成胆小鬼了!”我一听,心中的害怕也一下子飞得九霄云外去了。

这次的登峰旅行让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半途而废,因为半途而废不会有任何结果,还劳累了自己,也就是说白辛苦了一半!

语言平淡,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

6. 游菩提寺作文350

游镇平菩提寺

在南阳市镇平县城北十三公里的杏花山东麓,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古朴,环境清幽,风景奇丽的古刹。

它面临溪河,背依杏花山。由于整个山上广植杏树,因而得名“杏花山”。山脚下遍地桃梨树,每逢阳春三月,桃,杏,梨花争奇斗艳,香溢数里。幕春花谢时,山上山下,如铺锦绣,故有“杏花铺锦”之美称,被誉为“镇平八景”之冠。站在杏花山的山顶向下望,菩提寺便以它那古老幽雅的风格跳入游人的视野。相传在唐高宗永徽年间,一个被称作菩提祖师的和尚在此兴建了菩提寺。一千多年来,它以雄伟的筑和精美的艺术,展现在现代游人的眼前。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菩提寺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新得到修缮,以新的姿态吸引着众多游客。

沿着盘旋而上的公路,来到竹海茫茫的菩提崖,踏上四十九级石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寺门上那“菩提寺”三个光彩夺目的大字,寺门的南边是座鼓楼,但是上面大鼓已经荡然无存。鼓到哪儿去了呢?传说被风卷走了。寺门北面是座钟楼,钟楼里悬挂着明嘉靖年间铸造的古钟,重达一千余斤;钟楼上那座钟,好象还在回响着颤颤的余音。穿过月牙桥,步入寺门,向左转去,即见一口井,水清见底,且冬暖夏凉,清爽可口。更吸引人的是井周围的三棵参天柏树,笔直的杆,翠绿的叶,极为壮观。柏树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和一块磷峋的巨石,巨石上有的地方象猴头,有的地方象奔马,形态各异。正对着寺门的西面是弥勒宝殿,殿门上“慈颜颜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的对联,使人们身受教益。

推开门,便见殿中央放着一尊塑像,这就是弥勒佛。只见他坐在莲花宝座上,坦胸露乳,眯着眼睛,张着嘴巴,左手轻抚他那大肚皮,右手滚动着佛珠,一幅笑容可掬的样子。在他的周围是四大天王,有的圆睁怒目,有的静坐平视,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弥勒佛殿出来,沿石阶而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小院,院中央立着一座香炉,在阳光的照耀下,袅袅的紫烟腾空而起。在香炉的背面,摆着一块四四方方的石板,叫“融雪石”。据说,即是在大雪纷飞的的冬天,别处都是茫茫白雪,而融雪石上一片雪花都没有,非常有趣。院子北边有一棵玉兰树。院西北角卧着一只石龟,昂着头,咧着嘴,象在徐徐的爬行。香炉的正面西边就是大雄宝殿,踏进门槛,就可见众菩萨正襟危坐,个个表情和睦慈善,一双双眼睛炯炯有神,好象在接受众人的叩拜,从而赐给他们吉祥和幸福。走出大雄宝殿,向左就转入了地藏菩萨殿。只见地藏菩萨骑在狮子上,身披袈裟,手握如意珠,面带微笑望着众人。大雄宝殿后面就是藏经阁,里面收藏了许多经文典籍。

望着藏经阁的屋檐,一块块精美的木雕浮现在眼前,使人大开眼界。我们走出寺院向右便是龙山沟,向左便是虎山沟,山势巍峨,树木丛郁。虎崖下有盛产“水绣石”,游客们随手捡起一块,稍加修饰,就能放置水盆中制成盆景,既可美化居室,又可做为游寺纪念。听导游说:以前在寺前山脚下的塔湾,有30多座各种类型的砖塔和石塔,其建筑艺术,巧夺天工。可惜现在已见不到它的踪影了。菩提寺对研究佛教历史,对探讨建筑艺术都有重要价值。现在已成为镇平县著名的旅游景点。

没逢春秋两季,到此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诗词歌赋呢!这就是菩提寺----南阳盆地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它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英姿挺拔。

7. 作文巜游地坑院》二百五十字

云冈石窟(570字)

我和爸妈又去了山西省太原市的云冈石窟,一路上导游对我们说:“我国有三大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还有我们要去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它被评为世界遗产之一。”我们都很好奇,好希望快点看到。

下车以后我就看见了山边有很多窑洞,导游说:“这个不是窑洞,而是云冈石窟,”导游带着我们去了第5座石窟,她边走边说:“这些石窟是依山开凿的,坐北朝南,从东到西一共开凿了45个洞窟,附属的有207个小石窟,佛像一共有510000多个,佛像最高的有17米,最小的有2厘米,这些石窟是北魏时期建的,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啦!”

第5座石窟佛像就是最高的17米的,听说是释迦牟尼佛(其实我也不懂),是佛教的创始人,我抬起头来,一看惊呆了,好大好高呀,只有抬头才能看到,他是盘坐着,很慈祥,笑容好好看,他的左右手下面还立着两个佛,专门托着他的手,身上衣服的颜色1千年来还是很鲜艳,真是状观!导游说:“他的鼻子长2米,”我心里想:“哇,好夸张呀!”

我们又来到第6个石窟,里面密密麻麻雕刻着是释迦牟尼佛传奇的一生,从出生到长大-离家-成道-成佛的过程,每一幅图画很象真的一样,我心里想以前的人真是历害!

下车以后我就看见了山边有很多窑洞,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啦,我心里想以前的人真是历害,云冈石窟它被评为世界遗产之一!导游说,好夸张呀,身上衣服的颜色1千年来还是很鲜艳 云冈石窟(570字)

我和爸妈又去了山西省太原市的云冈石窟,最小的有2厘米,还有我们要去的云冈石窟!”

第5座石窟佛像就是最高的17米的:“哇,佛像最高的有17米,而是云冈石窟,从东到西一共开凿了45个洞窟。”我们都很好奇!

我们又去参观了第7,能雕出这么精细的佛像,笑容好好看,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我国有三大石窟,好大好高呀,这些石窟是北魏时期建的,他是盘坐着,真是状观,”我心里想,附属的有207个小石窟,他的左右手下面还立着两个佛,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导游带着我们去了第5座石窟,佛像一共有510000多个,觉得以前的工匠真是艺术高手,里面密密麻麻雕刻着是释迦牟尼佛传奇的一生,她边走边说,一看惊呆了,我抬起头来:“这些石窟是依山开凿的、10等十几石窟,导游说!最后我依依不舍的走了,我想等我长大以后我还会再来看看的,听说是释迦牟尼佛(其实我也不懂),好希望快点看到,只有抬头才能看到,每一幅图画很象真的一样,很慈祥、8!”

我们又来到第6个石窟、9,专门托着他的手:“他的鼻子长2米,从出生到长大-离家-成道-成佛的过程:“这个不是窑洞,一路上导游对我们说,真是历害呀,坐北朝南,是佛教的创始人

8. 游柏尖山作文300字

过年的前几天,我和我表姐还有表哥一起去爬我家附近的一座海拔大约800米的山。这如同是我一次巨大的挑战

这天下午,我们从家出发,一直走到山脚下才停下来,才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

开始往上爬了,我起先比较快,一下子和她们差了很多距离,于是,我就坐下来休息了。过了几分钟,她们也跟上来了,由于我休息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我还是有点累。走几十分钟,我快要落伍了。于是,我又鼓起勇气,追上了她们。快到凉亭的时候,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脚也好像带着千斤重的砝码。我真的走不动了,但又想只要坚持一下就要到了,于是我又开始动起了我的腿。终于,经过我的一翻努力,爬上了凉亭。凉亭上的风可真大,吹得让人实在是太舒服了。到了凉亭,还要到山顶的寺庙里。但是,离山顶还要很长时间,我又有点不想去,但是,我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我又重新开始动起脚,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终于到了,山顶真的好凉快,真想大声对着大地大喊一声。等我们拜好了佛,我准备下山,当然下山总比上山快,比上山轻松。

当我到了山脚下时,我有点恋恋不舍。

9. 游镇江金山寺有感 作文

金山以绮丽著称,最有名的胜迹是金山寺。据《金山志》载:“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即公元323-325年间,初名泽心寺;唐时因开山得金,通称金山寺。宋真宗天禧年间,因皇帝梦游金山寺,赐名龙游寺,清康熙南巡时赐名江天禅寺。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僧宝志、僧佑在金山举行盛大水陆法会。成为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之始。金山寺也因此而驰名天下。正由于金山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历代对它都倍加关注。唐代武则天的侄孙灵坦、相国裴休的儿子法海,都在出家后任金山寺方丈。宋神宗把高丽金钵赐给金山方丈作佛印。明代释澈法师任金山方丈时,曾为万人开堂传戒,皇帝赐锦襕袈裟一件。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游金山寺,题字作诗,赠送藏经珍品。如今金山寺还珍藏着最为著名的文物“金山四宝”:苏东坡的玉带、诸葛亮的战鼓、文徵明绘的金山图以及周鼎。

金山寺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殿宇楼堂幢幢相衔,阶梯成叠,长廊蜿蜒,台阁相接,构成丹碧辉映,绚丽精巧的古建筑群:慈寿塔、江天一览亭耸立山巅,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伽台联缀山腰,天王殿、藏经楼、紫竹林等庞大建筑傍依山根。通过曲廊、回檐、石级有机串连,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精巧建筑,把整个山密密地包裹起来。远望金山寺,只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慈寿塔,却看不见山的原貌,因有“金山寺裹山”之称,成为一种盛极一时的建筑流派,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承德避暑山庄的“天宇咸畅”,以及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等都借鉴了这“山被寺裹”、“塔拔山高”的建筑艺术。

车到金山,红瓦黄墙,寺庙宝塔都掩映在江南的轻烟薄雾中。顺着大道来到尽头,眼前出现“江天禅寺”四个大字。新建的大雄宝殿既保持了佛教寺庙的建筑特色,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重檐,飞椽斗拱,雕梁画栋,坚固庄严。内外精美的彩绘,把殿堂内外装饰得金碧辉煌。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仪态安详,端坐在正中的莲花座上。两边是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佛背后是巨大的海岛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萨、护法诸天隐现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岛观音独占鳌头,两侧侍立善财、龙女,法像庄严。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寺内还有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主要殿堂,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之巅的慈寿塔。

慈寿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代,原为两座宝塔,南北相对而立,后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间建成一座八角七层塔。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明了法师重建。现存的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砖身木檐,仿楼阁式,七级八面,每级四面开门,每层有走廊和栏杆可凭栏远眺。王安石在《金山》诗中曾生动描绘了登塔感受: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顺着楼梯盘旋而上,到达最高层才气喘吁地停了步,环眺四野,果真是风景如画:东面焦山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的鱼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烟波中若隐若现。头顶是一碧如洗的兰天,偶尔有几缕白云飘过,恍如轻纱雾葛;脚下是金山寺密密层层的殿宇楼阁,其规模,其气势,在国内也是少有其偶的了。更兼满寺香烟缭绕,佛声入耳,一派虔诚志佛的景象,除了祥和,就是安宁。不远处的长江波涛滚滚,那经久不息的涛声似乎是白娘子水漫金山余怒未息。

如此瑰丽的山光水色,引无数骚人墨客竞折腰。从帝王将相到白衣寒士,尽以一览金山胜景为乐。唐代诗人张祜、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大诗人苏东坡等都曾多次畅游金山并留下许多诗文,千古绝唱世人传诵。王安石有感于世事沧桑,有《题金山寺》诗云:

天日苍茫海气深,一船西去此登临;

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到古今。

与他同时的大诗人苏东坡还给金山寺题了一首回文体诗,描写了金山寺的迷人风光: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诗是回文体的,自然可以倒读: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不论顺读倒读,展现在眼前的都是迷人的佳景,诗奇,景更奇。

10. 游古崖居有感作文大全

从德胜门到延庆南菜园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后有不少出租车司机在那里等你.你做920路可以,下车要走3公里.我们和石景山区几位拼租一车,每人5元,到山脚.石景山的那几位好像很精明,不见售票处不付钱.真难为她们,七点半赶到延庆.在车上议论游完古崖居要去柳溪去吃豆腐宴.我们对豆腐宴没什么兴趣,悄悄地走了.

古崖居位于延庆县西部约20公里处的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的峡谷中.

这里是古代人在陡峭的山崖上凿建的居所.在峡谷中一条不到10米宽的山沟两侧,距离谷底近10万平方米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着人工凿刻的大小不同的石室.

古崖居依其开凿的石室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可以分成前、后两个区域.前沟南、北、东三坡凿有91处石室;后沟东坡一处凿有26处石室;共计117处石室.这些石室的洞口毗邻,位置错落有序,石室一般高1.8米,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中以一明两暗的三套间居多.全部石室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

古崖居留有许多的人类生存痕迹,如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灶和马槽.有炕的的石室是居室,炕宽可容二人;有马槽的为马厩,一般可容四五匹马.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当地人称其为"官堂子"的大洞穴,它建造得相当精巧,而且位于最高处.在宽敞的大殿内,四根雕凿细致的石柱撑起洞顶,中间一张宽大的石床,内有石桌石凳,估计为首领的住所.

古崖居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对于它的开凿年代、用途及历史背景,研究者们有的认为它是古时屯兵之所,也有的判断其为江湖上绿林好汉的藏身之地,迄今尚无最终定论.

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灶和马槽.有炕的的石室是居室,炕宽可容二人;有马槽的为马厩,一般可容四五匹马.这些洞穴或呈长方形,或呈正方形,还有的为圆形;有单间、套间及三套间;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左右相连;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小的仅为3—4平方米,洞穴内的高度一般为1.5—1.8米,深为1—6米不等.各个洞穴内分别凿有石门、石窗、石炕、石灶、马槽、壁厨、气孔、排烟道、廊柱等,一应俱全,且布局十分合理.其中,有一处开凿相对豪华的居穴被成为“官堂子”, 有单间,有里外套间,甚至还有上下相通的复式结构.它建造得相当精巧,而且位于最高处.在宽敞的大殿内,四根雕凿细致的石柱撑起洞顶,中间一张宽大的石床,内有石桌石凳,不用说,这是头领的住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