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文化现象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五十年代的共产风,有俗谚曰:共产主义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土豆烧牛肉”。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发展,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经有了全新的景象,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全面实现了小康,城市、乡村居民不仅有了电灯电话,还有电视、电脑、小车等。电话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话原本是通过电线和交换器连通两端进行人际交流的工具。科技发展到现在,电话其原有的固定模式功能已经广为拓展。1980年代广德机关事业单位还是手摇电话,1990年代发展为拨号电话,1992年前家里装有一部固定电话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了1993、1994年家里装一部电话初装费要得3000余元,到当时的邮电部门找熟人开后门便宜几百元喜得不得了。家庭电话的普及给生活生产和工作带来诸多方便。电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话应运而生,当年手持“大哥大”,走在广德的大街上,有多少人倾慕。在“榔头”式的数字模拟无线电话流行的同时,期间还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寻呼机”,手拿大哥大,腰挂寻呼机,这是1990年代中后期电话通讯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家庭固定电话日渐被手机所取代,一些传统的邮电文化现象也被手机所取代。过去为了交流感情,倾诉心声,常常用书信来表达,这其中也促进了邮政文化的繁荣,而现在更多的是用短信、飞信、微信、视频等不仅有文字,还有照片和活动影像相互问候与工作联系。笔者之所以在这里用生活中的手机文化现象来随笔,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已经使用手机,固定电话已经多余。现在从幼儿开始就接触了相当一部小型电脑的智能手机,玩游戏、看小说、电影、电视剧、新闻、听歌曲、查资料等等。从刚刚会说话的幼儿,到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一直到上班簇,在饭前茶后,亲友聚会,旅途乘车船中,工作闲暇之余,甚至是在各类会议中都会看到玩“手机”的现象,这一情景能说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手机原本是用来电话通讯的科技产物,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成为各类人群随身携带的“大百科全书”,成了我们美好生活的元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