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门生是什么意思,"天子门生"的汉语

如题所述

意思是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或殿试第一名者。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废除科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科学技术)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凡四书、五经文,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武科生、童考试及武乡科、会试,著一律永远停止。”同时下诏广开学堂,兴办新式教育,基本上恢复了戊戌变法时的新政内容。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上疏请渐行罢废科举,“使天下士子,舍学堂别无进身之路。”清政府举行了清朝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届会试、殿试,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6
天子门生
1.天子在古代就是指“上天之子”,也就是皇帝。
2.门生,指求取知识学问的学子与学生,或者是受到有知识与德望的人家与学术界长者授业之人的称呼。
3.所谓天子门生,是指参加殿试被录取的进士。(在科举时代,士子科考被录取后,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考官与考生有可能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而殿试是国家最高级考试,皇帝为了防止大臣特别是宰相借做考官扩充势力,在殿试时往往亲自监考,被录取的进士自然成为天子门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