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大副教授邵燕君《网络文学》课上的学生写作网文,成绩惨淡的状况?

如题所述

网络小说是大部分孩子初触文学的载体。有专家称,如今的网络文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读者群,都已经可以与传统文学分庭抗礼。网络文学对青少年写作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将网络上的优质内容转化为青少年丰富的创作灵感源泉,是家长、学校、社会都需要了解的。

这件事,在上网的时候,偶尔浏览过一些相关的网页。《网络文学》原名为“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该课程由北大副教授邵燕君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开设,2014年他们首次提出网络写作课概念,鼓励学生入场写网文。选修该课的40多位学生分成六组,以自己喜欢的网站进行学术研究,主要的方式就是在所选网站进行文学创作。

首先,我们如何衡量网文的质量,这一点不好说,这点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文笔、情节、人物、写作手法这些文学本身关注的因素,在衡量一本网络小说的时候,如何选择与平衡?收藏量和点击量绝对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因为收藏的人和观看过的人的年龄,文化,各方面层次不同,所以很难给到一个好的标准。

若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十年之后,代表中国当代文学主流的将是网络文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局,不仅与媒介革命有关,也与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密切相关。一个文学的大国需要文学人口的基数,应该说,网络文学恢复了亿万民众心中的文学梦,修复了千万文学青年脚下的作家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1

因为我对这个很感兴趣,所以我大概研究了一下这位教师开网络文学研讨课的事儿,我觉得这位老师做的事情非常有意思。

很显然,他让学生们去做事情的意图明显就是想要研究网络文学。在一个大学里,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方向,可以把网络文学视为正儿八经的文学类别、文学现象来研讨,我觉得这件事情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瞧不起网络文学的问,读网文的人也看不起那些正而八经做研究的人。

我觉得写作这件事起,就是必须得他们自己也来写写,参加真正的写作、互动的过程,才干研讨理解。就像很多国外的研究游戏的论文,玩一玩了解这个游戏,你不玩的话就不知道怎么写这篇论文,但是,但了解游戏规则,不代表你就会全心全意投入这个游戏。

并且,他们的意图明显是为了研讨,是从文学批评的视点了解网络文学,而不是自己成为作家。更像做试验,或是社会调查。那些真正的写网文的来谋生或者当做一种职业的,大多数人都是现已毕业的吧!并且好几个读书的写着写着就退学了不来上学了。邵燕君教师的学生们目前肯定没有这打算。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人,说不定将来是能给网络文学拟定游戏规则的人呢!让它进步还是让它落寞,其实只要一念之间。所以我觉得非常的有意思对于这件事情,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