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业公司招人越来越难?

如题所述

常听到创业公司的HR抱怨:天天做招聘,却招不来人。也有职场的老鸟跟新入职的员工传授经验:不要去那些所谓的创业公司,特别是新成立不足一年的创业公司。作为一名久经职场的老人,我见过太多的人来人往。为什么新成立的创业公司难招人呢?其实无非两点:1得不到保障2 看不到公司未来的前景。

创业公司风险大,人往高处走,求职者往往都喜欢选大公司。相对于创业型公司的风险,大公司不但根基稳固,而且各种规章制度和程序都有迹可循,让员工有安全感。特别是对于有过职场经历的人才来说,大公司更能让人安心工作,也不必去担心因为职能和管理的不完善出现的各种混乱。

创业型公司对人才要求高,要的是全才。新成立的创业公司,往往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没有完善,特别是在缺人的情况下,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全能型的人才。例如:你应聘的是编辑岗位,却希望你也能去做市场;你是策划岗位,又要求你去寻找客户拉来业务;你做财务工作,还要把行政人事的活一起包了。到头来员工发现自己忙得团团转,好像什么工作都能做,但什么工作都做不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也被打乱。

创业型公司薪酬待遇不高,很难留得住人才。前面提到,创业公司往往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只给出应届毕业生的待遇。应聘信息上写着“工资待遇高于同行”,面试完告诉你“目前公司还在发展初期,还不能给出那么高的工资,希望你和公司一起努力”。这不是在坑人么?其实很多员工希望跟着公司共同成长,但是每个月拿到工资条看着上面寒酸的数字,有谁还愿意留下来为公司拼命呢?

跟你大谈理想,画大饼,最后工资被无情拖欠。新型创业公司往往资金不足,尤其在市场还没有完全铺设到位的情况下,出现资金断流的可能性很大。进入公司的时候,老板跟你谈情怀谈理想,给你刻画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告诉你这个公司和这个产品是多么有前景,未来还要上市等等,结果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迟发工资的日期,最后凉了人心。对于求职者来说,不怕公司规模小,最怕公司穷。

对公司的产品和前途没有信心,担心学不到东西。无论是职场老人或是新人,都担心公司运营的产品“只是跟着市场的风向走”,害怕被坑。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市场跟风类的产品具有时效性,风口一过则市场红利不再,这些公司的命运要么是关闭要么转行,员工也害怕从中学不到东西,没有锻炼出“新的谋生技能”和“跟他人竞争”的实力。特别是职场的新人,会比老员工更在意“能否学到东西”。

没有核心团队来领路,思路不统一,市场全靠摸索。团队中没有能力突出或者懂行的人来领路,是公司拓展市场业务的大忌。虽然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大家理念相同,同时有一个懂行的人来领路,团队其他成员只要跟着这个方向走,团队就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新成立的创业公司,往往没有这样的一个领头人来带路,很容易走弯路,也让团队的成员失去信心,最终离开团队离开公司。

创业难,难在前景;创业公司的员工也难,难在前途。愿创业公司和员工都能有个美好的前景和前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3
1、求职者对大环境的变化更敏感
2、HR不知道人从哪里找
3、想招全能型选手,给的却是应届生的工资
第2个回答  2021-01-13

第3个回答  2020-07-24
创业非常难,需要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而且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创业的话一定要做好前期规划,对市场进行考察。现在的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房租贵,利润低,人工成本高。创业需要一个好的思路,最好有好的人脉。
第4个回答  2019-01-29
招人难主要出现在民营(私营)中小型企业。国营、外企、大型私营企业不存在这一现象。
为什么?因为国企、外企、大型民企、私企,他们内部的组织框架是很完善的,机制都很健全。就算不完善不健全,但名声和口碑早对外打出去了,里面那一层让外人不得知又极其向往的神秘感,总想有个机会能挤进去亲眼目睹。所以,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人力资源部的人苦苦去招人,每天大门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排队等面试了。一旦有人离职,马上就有人给填充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但中小民、私营企业在这一方面就欠缺多了。欠缺的主要原因有两大块:薪资福利和人才培训。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每个人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所谈理想都是虚空。一个有思想、有理智的求职者,他是很会看待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更能分析和权衡问题,做出理性决定。
另一个就是人才培训了,关于人才培训,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广西中小企业共服务平台上看到过相关的文章:2018年在走访的企业中多数H经理谈到最多的就是缺人、人员流动率高。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了。
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培训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麦当劳的企业里,有超过75%的餐厅经理、50%以上的中高阶主管、以及1/3以上的加盟经营者,是由计时员工开始的。在杰克韦尔奇执政的20年内,接受他培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达到2.7万人次。松下幸之助有一段精彩的话:“ 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产品。”他认为,事业是人为的,而人才的培育更是当务之急。就是说,如果不培育人才,就不能有成功的事业。
麦肯锡公司对离职原因做过一一个调查,结果前三大原因是:工作和成绩得不到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在公司里得不到充分的沟通和信息、没有发展的机会。Right Management 与Manpower(中国)进行了一项有关员工归属感和保留率的调查,结果表明: 70%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员工离开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薪水或福利。然而来自候选人提供的三大离职原因分别是:我的老板没有能力,未能发挥我的能力占68%;公司提供的空间和成长机会不够占43%;更好的薪水/福利占15%。
从以上三个国际化的大公司的案例和两个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一方面作为管理者应掌握识人、用人、育人之术,另一方面还应让员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