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人员和劳务派遣的区别

如题所述

首先,两类人员签合同的对象不同。劳务派遣是和第三方派遣公司签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而且,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而编外人员只需要和实际用人方,学校或者机关单位等,签订劳动合同。

第二,工作形式不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但编外人员的工作和普通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是一样的。

第三是薪酬发放的主体不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

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而实际用工单位是不需要在支付薪酬的。而编外人员则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由实际用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发放工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8

编制外合同工与劳务派遣的区别如下: 

1、签合同的对象不同。编外合同是跟用人单位签合同, 劳务派遣是跟第三方签合同; 

2、薪资发放形式不同。编外合同是用人单位发放薪资, 劳务派遣是第三方发放薪资; 

3、两者的工种不同。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编制外合同制也就是不在本单位编制内,该单位另外招聘的合同制岗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2个回答  2023-04-18

1、编外人员和劳务派遣区别有:两类人员签合同的对象不同;工作形式不同;薪酬发放的主体不同。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劳动者派遣到需要用工的企业上班。企业需要支付劳务派遣公司一定的服务费用,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劳动者之间。编外人员是指未进入编制的人,是指在很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因为出现了原有工作人员难以承担的工作量那么该单位就会在编制以外招聘员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二、编外人员是什么意思

编外人员是指未进入编制的人,是指在很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因为出现了原有编制的工作人员难以承担的工作量,那么该单位就会在编制以外招聘员工,这些人就统称为编外人员。编外人员不是由组织部、人事局组织考试招聘,而是由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编外人员通常又可分为工勤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临时工。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具体工作运行中,往往是由上级编委对该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下达“三定方案”,即定职能、定岗位、定人员。这个“定人员”,就是定编制。而这些编制人员的办公经费、工资福利等,均有政府财政保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细化,使上述单位中原有的人员难以承担现有的工作量,因此很多单位在编制以外招聘人员,而这些人员显然就成了“编外人员”。一般而言,编外人员不属于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与正式职工有所区别,工资普遍较低。而且编外人员在单位是没有升职空间的,编外人员工作时间再长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岗位不变的。

第3个回答  2023-04-17

一、编外人员和劳务派遣的区别

1、编外人员和劳务派遣区别有:两类人员签合同的对象不同;工作形式不同;薪酬发放的主体不同。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劳动者派遣到需要用工的企业上班。企业需要支付劳务派遣公司一定的服务费用,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劳动者之间。编外人员是指未进入编制的人,是指在很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因为出现了原有工作人员难以承担的工作量那么该单位就会在编制以外招聘员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二、编外人员是什么意思

编外人员是指未进入编制的人,是指在很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因为出现了原有编制的工作人员难以承担的工作量,那么该单位就会在编制以外招聘员工,这些人就统称为编外人员。编外人员不是由组织部、人事局组织考试招聘,而是由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编外人员通常又可分为工勤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临时工。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具体工作运行中,往往是由上级编委对该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下达“三定方案”,即定职能、定岗位、定人员。这个“定人员”,就是定编制。而这些编制人员的办公经费、工资福利等,均有政府财政保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细化,使上述单位中原有的人员难以承担现有的工作量,因此很多单位在编制以外招聘人员,而这些人员显然就成了“编外人员”。一般而言,编外人员不属于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与正式职工有所区别,工资普遍较低。而且编外人员在单位是没有升职空间的,编外人员工作时间再长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岗位不变的。

第4个回答  2023-04-17

劳务派遣是编制外的人。

编外人员与事业单位的关系以签定的合同维系,但是合同却有各色各样的:一种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关系,这类员工叫合同工;另一种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协议并支付相应费用,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这类员工叫劳务派遣工。

合同工与劳务派遣虽然都是编外人员,但一个和事业单位直接发生劳动关系,工资待遇、劳务纠纷什么的都是由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而劳务派遣工由不同,是和劳务派遣公司发生直接关系。虽然在事业单位的岗位上工作,但工资待遇、五险一金、劳动纠纷等,都是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的,和事业单位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相对事业单位的合同工,还更没有保障。

劳务派遣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

1、公司在不景气的时候可以随意遣走,需要人手可以随意增加员工,因为劳务派遣工不是和本公司签合同的;

2、如果发生工伤等,由劳务派遣公司来承担;

3、员工薪水可以支付更少。

坏处:

1、派遣员工劳动积极性比较差;

2、有些责任比较难以界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