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康复训练的项目包括

如题所述

心理康复训练的项目包括:

(1)自知力矫正和自信心训练。

正确认识和对待精神疾病。对可能出现的“社会歧视”及“自我歧视”,采用自我意象训练,自我指令性暗示及成功案例举例和现身示范等方法增强自信,减少病耻感,消除精神病后忧郁。

(2)纠正个性缺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心理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通过心理测查和病史症状分析指出自身个性缺陷和引发心理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个体的认知偏差是如何产生疾病及症状的?

同时运用“心理剖析法”讨论个人成长经历、生活境遇,对个性造成的影响,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生活之态度和观点,告知哪些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哪些是偏激的、片面的?分析患病后不愿承认有病的心理学机理,改善治疗依从性,恢复自知力。

(3)个别心理辅导。

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住院回家后可能会面临困境的解决办法。

如因个性内向不善交往,人际关系缺乏,受挫后缺少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而带来孤单郁闷时必须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有的因家庭婚姻矛盾难以解决而至痛苦焦虑、失眠等又需提供处理夫妇婚姻问题的办法。

有的因患慢性躯体疾患、身心疾病,必须解释情绪因素和疾病间的关系,调节情绪技巧,如采用“放松训练”结合“催眠治疗”缓解症状,告知其防治方法,医学控制措施。

(4)系统家庭干预治疗。

它是将药物治疗、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危机处理等手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治疗方法。

内容包括:了解家庭结构关系、探询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在各成员心目中的位置、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模式;评估家庭支持系统和夫妻关系、了解家庭成员间的角色、分析家庭成员间的角色定位、探讨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表达模式等。

实施系统家庭心理治疗可以消除误解,减少家庭矛盾和压力,提高康复的成效。

(5)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相关基本知识的学习。

通过学习使患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什么是精神疾病,其主要表现及其特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有那些进展?

如何选择精神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及处理方法是什么?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为什么要进行精神疾病的康复?家属和患者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