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集注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大学章句集注原文翻译如下: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章句集注赏析如下:

1、大学之道第一纲,在“明明德”,它的意思就是要觉醒人的德性,也就是西方所谓的“启蒙”。只不过西方所谓的“启蒙”更侧重于人的知识层面,而《大学》则直指人的德性一方面。

按照儒家的理念,人性本善,明德,就是孟子所谓的“善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德性之光辉,明明德,就是发现、开启这个光辉的德性,究其极致,则可以与天地同辉,与日月同明,如同毛主席那样。

2、第二纲在“亲民”。“亲民”的意思是“新民”,就是将自己的德性推己及人,即孟子所谓的“先觉觉后觉”。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自己所明悟的道德,作为群众的楷模,这样全天下的老百姓,也就向善了,民风也就纯朴了。

3、第三纲,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相当于数学里面说的无限大,你数数,永远也数不到无限大那个数。这个至善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哪怕我们永远也达不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