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表针对冲突的两种方式优缺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哈希表,一种高效数据结构,通过关键字 key 直接定位数据,减少无用比较。然而,两个不等 key 如 f(key1) = f(key2) 产生冲突,那么 key2 需要寻找其他存放位置。常见的处理哈希冲突方法有开放定址法、再哈希(散列)函数法、链地址法等。

开放定址法,一旦发生冲突,寻找另一可用位置存放 key。其策略有线性探测法和二次探测法。线性探测法线性探测冲突位置,公式为 f(key) = (f(key) + di) % m (di = 1, 2, 3, ... , m-1)。如哈希示例中,将 4,10,11,19,29,39 散列至 n = 10 的数组,29 % 10 = 9 占位后,探测 (9 + 1) % 10,(9 + 2) % 10,(9 + 3) % 10 直至找到空位,但 29 实际与 19、10、11 冲突,探测次数增加,造成效率降低。二次探测法改进线性探测法,将 di 整为平方,公式为 f(key) = (f(key) + di) % m (di = 1², -1², 2², -2², ..., q², -q², q ≤ m/2)。对于 29,探测 (9 + 1²) % 10 = 0,(9 - 1²) % 10 = 8,最终插至下标 8 的空位。

再哈希法使用一组哈希函数 f1(key)、f2(key)、f3(key)....,当第一个哈希函数计算结果冲突时,使用第二个哈希函数,直至找到空位存放 key。这种方法避免了大量数字聚集,但增加了计算时间。

链地址法则允许多个 key 占用同一结果,通过单链表存储冲突的 key。如哈希示例中,4、10、11、19、29、39 散列至 n = 10 的数组后,冲突的 key 会存入同一单链表中。链地址法避免了寻找其他空位的情况,插入效率高,但查找性能降低,时间复杂度为 O(k),其中 k = n / 单链表条数。

哈希表高效查找特性,使其处理冲突等细节显得次要,毕竟有得必有失。开放定址法、再哈希(散列)函数法、链地址法等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冲突方法是哈希表设计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