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还有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两人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本文记载辩士苏代借用寓言故事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成语即从此演化而来。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http://baike.baidu.com/view/51793.html?wtp=tt#3_1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楚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善于描写人物,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诗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

  解
  《战国策》编者——刘向《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今本共33卷:
  战国策卷一 东周
  战国策卷二 西周
  战国策卷三 秦一
  战国策卷四 秦二
  战国策卷五 秦三
  战国策卷六 秦四
  战国策卷七 秦五
  战国策卷八 齐一
  战国策卷九 齐二
  战国策卷十 齐三
  战国策卷十一 齐四
  战国策卷十二 齐五
  战国策卷十三 齐六
  战国策卷十四 楚一
  战国策卷十五 楚二
  战国策卷十六 楚三
  战国策卷十七 楚四
  战国策卷十八 赵一
  战国策卷十九 赵二
  战国策卷二十 赵三
  战国策卷二十一 赵四
  战国策卷二十二 魏一
  战国策卷二十三 魏二
  战国策卷二十四 魏三
  战国策卷二十五 魏四
  战国策卷二十六 韩一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二
  战国策卷二十八 韩三
  战国策卷二十九 燕一
  战国策卷三十 燕二
  战国策卷三十一 燕三
  战国策卷三十二 宋卫
  战国策卷三十三 中山
  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战国策》人物
  1、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东周洛阳人。事迹在《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出身寒微,读书刻苦,向往富贵生活,具有强烈的功名心,且知识丰富,能言善辩,善于运筹帷幄,为人主出谋划策,但没有自己固定的政治主张与理想,在战国时代纵横家中他是比较典型的。有关苏秦的详细史料,可参见《史记》苏秦列传,《东周列国志》等。有关苏秦及其他战国纵横家的文学形象,可参见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2、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事迹在《苏代劝秦王留甘茂》中。甘茂自秦国逃出后,准备到齐国去。出了函谷关,遇见苏代(苏秦族弟),说:“您听说江上女子的故事吗?”苏代说:“没听说过。”甘茂说:“在江上的众多女子中,有一个家贫无烛的女子。女子们在一起商量,要把家贫无烛的赶走。家贫无烛的女子准备离去了,她对女子们说:‘我因为没有烛,所以常常先到,一到便打扫屋子,铺席子。你们何必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如果赐一点余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的对,就把她留下来了。现在我由于没有才德,被秦国赶走,出了函谷关,愿意为您打扫屋子,铺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苏代说:“好,我将设法让齐国重用您。”
  3、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沿用至今。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
  窟。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
  己,以为畏狐也。
  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安步当车 《战国策·齐策四》
  不遗余力 《战国策·赵策》
  不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
  侧目而视 《战国策·秦策》
  返璞归真 《战国策·齐策》
  高枕无忧 《战国策·魏策一》
  汗马功劳 《战国策·楚策》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 《战国策·齐策一》
  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
  门庭若市 《战国策·齐策一》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战国策》写作特点
  1.人物刻画生动
  -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划勒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是,"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
  -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一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勒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
  2.善于讽喻
  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戒齐王不应偏任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
  3.语言风格独特
  -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为习用的成语。
  -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是,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而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战国策》典故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
  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
  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
  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
  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
  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甀挟
  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
  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
  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
  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
  止。
  ○秦攻宜阳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
  “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
  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
  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
  ‘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
  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
  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
  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东周与西周战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为东周谓韩王曰:“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
  名器重宝。案兵而勿出,可以德东周,西周之宝可尽矣。”
  ○东周与西周争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
  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若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
  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
  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东周欲为稻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
  可乎?”
  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
  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
  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
  “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昭献在阳翟
  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苏厉为之谓周君曰:“楚王与
  魏王遇也,主君令陈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韩之遇也,主君令许公之楚,令
  向公之韩。今昭献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国往;若其王在阳翟,主君将令谁往?”
  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黡谓周君曰:
  “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
  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韩强与周地,将以
  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无辞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韩,而听于秦也。”
  ○楚攻雍氏
  楚攻雍氏,周粻秦、韩。楚王怒周,周之君患之。
  为周谓楚王曰:“以王之强而怒周,周恐,必以国合于所与粟之国,则是劲
  王之敌也。故王不如速解周恐,彼前得罪而后得解,必厚事王矣。”
  ○周最谓石礼
  周最谓石礼曰:“子何不以秦攻齐?臣请令齐相子,子以齐事秦,必无处矣。
  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是天下制于子也。子东重于齐,西贵于秦,秦、齐合,
  则子常重矣。”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前相工师藉恐客之伤已也,因令人谓周君曰:“客者,
  辩士也,然而所以不可者,好毁人。”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闵闵之心。
  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已,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
  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
  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
  《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
  ‘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温人之周
  温人之周,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
  吏因囚之。
  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
  《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
  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
  ○或为周最谓金投
  或为周最谓金投曰:“秦以周最之齐疑天下,而又知赵之难子齐人战,恐齐
  韩之合,必先合于秦。秦、齐合,则公之国虚矣。公不若救齐,因佐秦而伐韩、
  魏,上党、长子赵之有已公东收宝于秦,南取地于韩、魏,因以因徐为之东,则
  有合矣。”
  ○周最谓金投
  周最谓金投曰:“公负令秦与强齐战。战胜,秦且收齐而封之,使无多割,
  而听天下;之战不胜,国大伤,不得不听秦。秦尽韩、魏之上党,太原西止秦之
  有已。秦地天下之半也,制齐、楚、三晋之命,复国且身危,是何计之道也。”
  ○石行秦谓大梁造
  石行秦谓大梁造曰:“欲决霸王之名,不如备两周辩知之士。”谓周君曰:
  “君不如令辩知之士为君争于秦。”
  ○谓薛公
  谓薛公曰:“周最于齐王也而逐之,听祝弗、相吕礼者,欲取秦;秦、齐合,
  弗与礼重矣。有周齐,秦必轻君。君弗如急北兵趋赵以秦、魏,收周最以为后行,
  且反齐王之信,又禁天下之率。齐无秦,天下果,弗必走,齐王谁与为其国?”
  ○齐听祝弗
  齐听祝弗外周最。谓齐王曰:“逐周最、听祝弗、相吕礼者,欲深取秦也。
  秦得天下,则伐齐深矣;夫齐合则赵恐伐,故急兵以示秦。秦以赵攻,与之齐伐
  赵,其实同理,必不处矣。故用祝弗,即天下之理也。”
  ○苏厉为周最谓苏秦
  苏厉为周最谓苏秦曰:“君不如令王听最以地合于魏,赵故必怒,合于齐。
  是君以合齐与强楚。吏产子君,若欲因最之事,则合齐者,君也;割地者,最也。”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将以观秦之应赵、宋败三国。三国不败,将兴赵、
  宋合于东方以孤秦,亦将观韩、魏之于齐也;不固,则将与宋败三国,则卖赵、
  宋于三国。公何不令人谓韩、魏之王曰:‘欲秦、赵之相卖乎?何不合周最兼相,
  视之不可离,则秦、赵必相卖以合于王也。”
  ○为周最谓魏王
  为周最谓魏王曰:“秦知赵之难与齐战也,将恐齐、赵之合也,必阴劲之。
  赵不敢战,恐秦不己收也,先合于齐。秦、赵争齐,而王无人焉,不可。王不去
  周最,合与收齐。而以兵之急,则伐齐无因事也。”
  ○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
  谓周最曰:“魏以国与先生,贵合于秦以伐齐。薛公故主,轻往其薛,不顾
  其先君之丘墓,而公独修虚信,为茂行,明群臣,据故主,不与伐齐者产,以忿
  强秦,不可。公不如谓魏王、薛公曰:‘请为王入齐,天下不能伤齐,而有变,
  臣请为救之;无变,王遂伐之。且臣为齐奴也,如累王之交于天下,不可。王为
  臣赐厚矣,臣入齐,则王亦无齐之累也。’”
  ○赵取周之祭地
  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
  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
  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
  ......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152.htm?fr=ala0_1_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0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
窟。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
己,以为畏狐也。
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安步当车 《战国策·齐策四》
不遗余力 《战国策·赵策》
不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
侧目而视 《战国策·秦策》
返璞归真 《战国策·齐策》
高枕无忧 《战国策·魏策一》
汗马功劳 《战国策·楚策》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 《战国策·齐策一》
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
门庭若市 《战国策·齐策一》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第2个回答  2012-05-27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两人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本文记载辩士苏代借用寓言故事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成语即从此演化而来。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第3个回答  2012-02-28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第4个回答  2010-04-15
《战国策》凡33卷,主要记述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的军政大事。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有秦汉之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向编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它与《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