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30
一、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特色房子,它易于建造和搬迁,非常适合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这种房子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黑鞑事略》记载了两种穹庐样式:一种是用柳木为骨架,形似南方的罘思,可折叠,前面有门,顶端有天窗,用毡子覆盖,便于马上携带;另一种是用柳木组成的硬圈,用毡挞固定,不可折叠,适合车上携带。
二、毡房
毡房,又称“博仔宇”(柯尔克孜语)或“克依仔宇”(哈萨克语),是一种携带方便、坚固耐用的住所。它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因此深受游牧民的喜爱。由于其内部装饰讲究,被誉为白色宫殿。毡房是游牧民的重要创造,牧区人民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蒙在木架上做成。
三、康巴民居
康巴民居是康巴人根据当地材料建造的账房,使得房屋与土地相得益彰。夏天,他们使用白布或帆布制作帐房,而冬季则使用牦牛毛织成的帐房以挡风御寒。在海拔较低的农区,建筑材料丰富,许多房子采用土墙、石墙和木墙的结合构造,并精心描绘墙壁、梁檐和门窗。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和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藏族先民的古建筑遗址。
四、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又称干栏巢居,是远古时代,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区。干栏式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用于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用于居住。这种建筑不仅能防震,还有其他多种功能。
五、千脚落地房
千脚落地房流行于云南怒江、贡山等地。这种房屋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上铺木板或竹篾笆,双斜面屋顶上盖木板或茅草。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这种房子比较宽大,一般是使用圆木作为墙体,屋顶覆盖薄石板。而福贡和泸水地区的怒族则住竹篾房,这种房子较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