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行为规范:从细节做起,提高教学质量

如题所述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教师课堂行为规范,帮助教师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上课准备
教师需在预备铃声响起后立于教室门口,引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学们需迅速、安静地入座,整齐摆放课堂所需用品。
👨‍🏫上课礼仪
上课铃声响起后,教师步入课堂,同学们起立致礼(由班长发令),待教师还礼后方可坐下。若教师迟到,需说明原因。
📚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时,师生均需使用普通话,声音清晰、语速适中。板书设计需合理,字体美观大方。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尊重个体差异。
🕰️时间管理
教师需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准时下课,布置课后作业、复习与训练。课堂上不得接听电话,若教师或学生手机鸣叫,视为教学事故。
📖学习习惯
教师需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化学习行为。课堂体现师生互动,留给学生反思空间,避免“满堂灌”。作业形式需多样,避免机械化、重复性作业。
👔着装规范
课堂上,师生均需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教师需站立授课。
🗣️教学组织
课堂上,教师要有强烈的组织教学意识。要求学生举手发言时,需举手示意;要求集体回答时,需明确告知。控制辩论课或课本剧音量,不影响其他班级授课。组织教学用语需简明。
👋下课礼仪
下课时,同学起立致礼,待教师还礼离开后,方可离开教室。下课后,教师需及时填写教学内容。
👀眼保健操
眼睛保健操音乐响起时,上课教师需立即停止讲课,督促巡视做操。禁止擅自关闭音乐继续讲课。待做操完毕后,督促学生及时离开教室做课间操。
📅调课管理
教师因故不能上课(包括晚课及周六、假期补课)时,应提前将课换好或找人代课,并通知教务处、班主任及学生做好准备。调课优先顺序为换课和代课,严禁找非同学科并不教该班的教师看管自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