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以前大学生含金量高

如题所述

尤其指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以前我也这么认为的,那个年代招生数量少,所以都是很优秀的。直到我接触了不少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中专生,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同等级别的学校,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并没有现在的大学生优秀。原因很简单,那个年代虽然招生数量少,但报考人数相对于同龄人来讲,比例更低。以前,招1人,有20人报名,但还有80人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招10人,几乎就是100人报名,接近充分竞争。仅看招录比,之前是1:20,现在是1:10,表面上看录取人数上升,含金量下降。实际上,之前录取的1人,仅仅是从20个人中选拔出来的,还有很多天赋很好的人被埋没在了八十个人中间,现在招的10个人却确确实实是从100个人选拔出来的。

很多人会说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没有参加高考,实际上,现在只要你学习好,有天赋,基本都能上到高中,参加高考。没有参加高考的人,排除极少数特别贫困地区、特别困难家庭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欠缺一定读书学习能力的人。

七八十年代,能不能上大学跟家世有很大关系,那个年代大部分底层人也就读个初中、小学,认几个字就罢啦,很多人根本就是文盲,哪有机会参加高考、读大学?不过是在小范围内的一次筛选。现在,只要学习好,天赋好,愿意读书,哪有上不了大学的?几乎是全范围内的一次筛选,质量当然更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