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台、抚台、潘台、臬台和道台的区别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清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
省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制台)、巡抚(抚台),其下为道台(道员)、藩台(布政使)、臬台(按察使)。
清朝的官僚制度来自於明朝居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皆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
以下大致分别:

1.主管政军方面的省长:制台(总督)。
清朝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总督的别称为制军、制台。

2.财政与民政方面:藩台(布政使)。
从二品,总督、巡抚之下设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赋、民政,布政使又可简称藩台、藩司。

3.地方官:道台(道员)。
清代道的长官,官方称为道员,民间称为道台,也称其单位为道台衙门,清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4.管财、民政(2.)和司法(3.)的长官:抚台(巡抚)。
巡抚为从二品(除非加衔为正二品),总督为正二品,都是很重要的文官。

5.管司法、监察以及驿传:臬台(按察使)。
正三品官,职司地方法律方面的主要官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