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的就业前景

我现在读高三,大学想读外语。意向是法语。可是听说法语在中国已经不算什么小语种了,所以我很担心。
我关心收入和可以从事的行业

最好能推荐几个好的大学。
我比较想去中国传媒。大家给给意见或者看法吧

最好是亲身的体会

学校呢,北外、北大、北语、北二外、对外经贸、中国传媒、国际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如果你的能力很强,当然是挑最好的学校,因为教师水平差不了太多,但是学校的名牌效应还是很强的,对就业影响很大。如果水平中上,那就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以能考上为准则。关于法语的前景,推荐你一篇文章,说的很现实,但是很准确。这是战斗在非洲论坛一位网友写的文章,对其中的描述本人也深有体会,并且非常欣赏,现在转发一下,供lz参考。

薪水、行业、职业发展—老非洲谈经验—想到非洲的法语毕业生的几个必然误区
我法语专业
06年毕业到非洲
迄今刚好走了10个非洲的法语国家
对于刚刚毕业想来非洲工作的师弟师妹们来讲
暂且恬称自己一声“老非洲”吧。

我时不时都会来这里逛逛
但是很少发帖
基本上大家发的帖子我也都看过
发现限于对非洲和非洲的中资企业的了解
很多兄弟姐妹在找这方面的工作时陷入了误区

现在金融危机来了
工作更不好找了
非洲更成为很多学法语的兄弟姐妹不二的选择
这里我还是说说自己的这几年的所见所感吧
权作参考
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谢谢
(待续)
这里说说法语毕业生找工作的最大的也是最可怕的一个误区
那就是——你不一定非得做翻译!!
很多人还没开始找工作就把自己定位成翻译
这样你就完蛋了
基本上没什么前途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翻译
非洲的法语翻译就是帮助中国人和当地人沟通的一个媒介
说白了就是一个传话筒
你法语说得再好
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牛B的传话筒
因为找工作时你就跟人家说清楚了
你只是一个翻译
翻译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
说白了
如果哪天领导看你不爽
一脚就把你踢开
反正翻译嘛
只要给钱
一招一大把
就算你有幸不被人踢走
2、3年以后呢
当你整天给别人传话传腻了的时候
你不想干了
拿着几十万人民币回国了
除了翻译
啥工作经验也没有
而那几十万能干啥呢?
连个房子都买不起啊
你想想
你数十年寒窗苦读
拿到就是为了给别人传话么?
可悲啊
真的很可悲

说到这儿你会问我
不干翻译我能干啥啊
我会微笑着给你很多选择
在非洲,法语是你的工具
好好利用这个工具
你可以成为
客户经理、商务经理、Sales、行政主管、公关人员
甚至以后你可以晋升为主管、总经理、区域总裁……
这些不是跟你逗着玩
这是我这些年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

有一个好的开端
你会发现一段时间以后
最开始来非洲赚一笔就散人的那种初衷会改变
你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

我这些年看到很多来非洲赚钱的人
第一种人
在非洲呆了一两年
赚了点小钱
跑了,回国快活去了
过一阵子
又给我发邮件说国内工作不好找
钱也不经花
又要回来了
于是又随便找个单位
重新开始

另外一种法语人
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他们并不以赚快钱为目的
而是一开始就选择一家能够给自己提供发展空间的公司
稳扎稳打慢慢干
几年下来
我看见好几个都成了各自公司的主管
有两三个还当了当地公司的总经理甚至区域的总裁
生存和钱对于他们来讲
已经根本不是问题
优秀的法语和英语
使得他们在职场上实现了快速起飞

所以我常常跟人说
非洲是年轻人在职场上快速起飞的一个最好的平台
(还有很多要说的,A bientot)
在这里咱们再谈谈第二个误区
那就是很多毕业生都很关注的——来非洲的劳动合同的签订
说白了
这确实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
一般大的公司
如华为、中兴、迈瑞、中石油、中建等
人家一年招聘几千甚至上万人(目前经济危机可能会稍减)
对于毕业生的合同都是早就由各自的法务部门印制好的模板
你根本都没得谈
要么签要么不签
人家HR来招聘的时候
你要是从头到尾都跟人家絮絮叨叨的说什么五险一金
人家也许会敷衍你一下,也许根本都懒得理你
但是你一张口别人就觉得你很嫩

总之
大公司对于毕业生的待遇都是有既定的标准的
你根本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但是你也不用担心
大公司是不会在这种几险一金的问题上坑你的
人家都有专门的劳动保障部门
凡是法律规定的什么险什么金
会一个不漏的给你买上
你根本不须去操心

而对于那些相对比较小的公司
比如什么什么矿业啊、什么什么渔业啊、什么什么建工啊
你谈倒是可以谈
但是你谈得再好也没用
等你到了非洲就等于上了贼船
人家要扣你护照、不给你报销机票、拖欠你工资
想咋整你就咋整你
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所以啊
在这个法语毕业生最喜欢纠缠的劳动合同上面
你根本都不需要过多的关心
大公司你谈了也没用
小公司你谈了也白谈
(还要往下写,同志们莫慌)
感谢同志们捧场
让我有动力继续跟大家聊

今天谈谈第三个误区
——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混淆

没有在非洲真正工作过的人的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毕业生们基本上都拎不清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
一旦混淆
很有可能导致大家做出错误的决策,错失发展的良机
我来唠叨两句吧
呵呵

一般中国人理解的非洲环境就是我这儿所说的大环境
当初我分配以前
就是整天想着能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这些相对发达的北非国家
因为这些国家大环境好
经济比较发达、物质相对丰富,
也没有疾病、战乱之类的东西
相信很多法语专业的兄弟姐妹们出国前都把这些国家作为首选
甚至有些人非这些国家不去
对于刚果金、喀麦隆、贝宁、塞内加尔这些中西非国家
很多人都是谈虎色变
把这些地方想象得跟阿鼻地狱似的
呵呵
对于没来过非洲的人
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

而一般人来非洲之前都是以大环境作为衡量标准的
比如现在两个公司要你
一个派你去突尼斯
另一个派你去喀麦隆
我敢说90%以上的法语毕业生都会不假思索的选择前者

这种武断的选择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小环境
(先歇下啊,待续)
所谓小环境
就是你到了非洲以后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和大家理解的大环境并没有必然联系

我来讲几个真实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以前我在中部非洲某个最艰苦的地方呆过一阵子
那个国家的大环境确实是一塌糊涂
全国连一家像样的超市都没有
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靠进口
物价奇高
而且还内战连年
政府极其腐败(是我在非洲见过的最腐败的政府)
而且气候干燥
气温常年保持在40-50度
这样的国家
估计大家听了都发毛
更别说去工作了

但我跟你说实话
我们在那儿呆的其实挺爽的
因为考虑到环境确实艰苦
公司对我们的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
我们几个人花了1万美金/月的租金租了个全新的别墅
带花园和游泳池
每人一个单间(带大床、书桌、卫生间、空调、热水器、衣柜等)
整个别墅全部覆盖无线网路
我经常没事干的时候关在自己房间里
空调开得最猛
泡一杯茶
拿网络电话给国内的家人朋友一打就是一个下午
大家根本感觉不到我是在非洲
办事处的车辆全是丰田霸道越野车
本地四五个司机三班倒
24小时待命
想啥时候出去就啥时候出去
啥时候嘴馋了
就请上个客户去当地最地道的法国餐馆搓一顿
反正是业务招待费公司报销
花上个几百美金也不心疼

所以那段时间
基本上那个国家首都所有高档的餐厅我都吃遍了

有人会问了
你不是说哪个国家大环境很差吗?
怎么会有高档餐厅呢
这个就得解释一下了
再差的国家也有富人
再有钱的国家也有贫民区啊
国内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把非洲妖魔化了
什么酋长啊、部落啊、茹毛饮血啊
早就是历史啦

我走过这么多所谓最穷的国家
每个国家都有几家很豪华的五星级酒店
还有很多很牛B的度假村啊、海滩酒吧、夜总会之类的
当然,我说的都是首都
下面的城市另当别论
呵呵
再讲一个例子
我有个同事
在非洲干了几年后调到法国办事处去了
在巴黎上班了
大家想想
对于一个法语毕业生来讲
这是多么牛的事情啊
大环境多好啊

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首先,法国属于发达国家
没有艰苦补助
因此这位兄弟从非洲到了法国以后
收入直接就砍了一半
当然这也没啥啊
毕竟到了欧洲嘛
收入少一点就少一点吧
就当旅游呗

然而事情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公司说
欧洲交通那么发达
你们就不要租车了嘛
于是这位兄弟以前在非洲24小时有司机和高档专车待命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要每天坐地铁上下班
公司又说
欧洲的房租挺贵的
大家就住公寓吧
游泳池啊花园啥的没啥用的
就忘了吧
于是这位兄弟从高档别墅搬进了普通的公寓
别慌,还没完呢
公司还说
欧洲餐厅挺多的
就不给你你们配厨师了
自己做饭也好、外面去吃也好
饿不死你们的
当然,公司会给一定的补贴啊
于是这位郁闷的兄弟饭来张口的日子也到头了

侃到这儿
大家基本上已经明白了
大环境和小环境孰重孰轻了吧
大环境再好
公司给你提供的小环境不行
你也得郁闷死
小环境要是很好
管他外面疾病啊、贫穷啊
你把自己的房门一关
和你屁关系也没有
毕竟
你在非洲的95%的时间将在办公室、房间和车上度过
只要公司能给你提供舒适的房间、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牛B的代步车辆
你管他大环境咋样呢
你说是吧
呵呵
今天给大家讲讲有哪些公司是最好不要去的
第一类公司,也是最不推荐的公司
(打死我我也不会去这样的公司)
那就是——明确给你定岗为“法语翻译”的公司
前面我已经讲过了
翻译注定是个附属的职位
你看看开会的时候翻译都是搬个小板凳坐在领导的沙发旁边
你想这样多郁闷啊
别人大学也是读4年
你也是读4年
都在一个食堂吃饭
暗恋过同一个女生
凭啥就因为专业不同
你注定要当人家的小弟和跟班呢
You deserve more than that!
当然
有些热爱翻译工作
致力于干一辈子翻译的同志就不要往下看了
比较行行出状元嘛
等你真正干了二三十年翻译以后
你肯定也最终能够牛B起来
我并不是否定翻译这个岗位成功的可能性
只是所这条成功的路比较艰辛而已
呵呵

法语应该是你工具
而不应该成为你的职业

我这里来列举一些此类的公司
比如XX建工啊、XX渔业啊、XX钻井啊
说实话
确实都是大型国企
而且这些单位的小环境确实都不错
吃的用的都是从国内定期发集装箱的
有个朋友给我描述说是
“茅台当水喝,中华当纸烧”
租的车辆都是奔驰啊、悍马之类的
那小日子过得确实很滋润

但是再滋润也和你没啥关系
因为人家指明了招聘你就是做法语翻译的
你进去了就是国企大肚子领导的跟班或者小弟

据我了解
这些公司的法语翻译的工作范围如下:
1、管管本地黑人员工、车辆
你不要太得意
觉得自己管着这么多黑人很牛B
其实说白了
这些杂七杂八的破事在国内就是一个小秘书干的活
你和国内的小秘书唯一的区别就是你赚得可能比她多一点
你现在干着干着可能挺爽的
天天一堆黑人围着你叫“Chef”
但实际上你在中方领导眼里
永远是个翻译
给别人介绍你的时候
都说“这个啊,是我们公司的翻译,小王”
然后别人会轻蔑的看你一眼
然后根本都不搭理你
为啥?
嫌你级别太低呗
您别不信
这在非洲是铁一般的事实

2 做项目的翻译
这个还稍微有点技术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
你会学到很多新的专业词汇
但是这些词汇你离开了这个行业基本上用不上了
以后你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而且一旦项目出了问题
那些国企的老油子都会把责任推给你
会很无辜的跟领导说是你没有翻译清楚
于是你就成了老油子们的替罪羊
这种情况每天在非洲无数次的上演
法语毕业生都是涉世未深
如果你打定注意要进这样的国企
那么请你处处小心
不然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如果万一不幸你真的以一个翻译的身份进了这样的大国企
那么你发展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
一般你的结局会有两种

1 、可能有极少数会来事儿的翻译会晋升为干部
然后在非洲干了若干年之后
调回国内
继续无休止的明争暗斗
这还属于善终

2 另外绝大多数法语翻译会在非洲干了几年后郁闷的辞职离开
当然
离开以前往往会被迫上一笔不菲的违约金(这是国企的特点,很多企业都是来去自由,早就没有违约金

了)
回国以后
再找别的工作
别人一看你的工作经验
除了管理车辆、黑人还有做翻译
啥也没有
基本上等于零经验
这时候你不得不郁闷的又从零开始起步
拿最低的岗位工资一步一步在新的公司往上爬
你先前在非洲干的那几年
对你而言
除了给你带来一笔小钱之外
基本上属于浪费

如果大家不信
不妨走访一下那些在非洲的翻译们
看看他们的结局是不是我以上讲的这两种
呵呵

当然
凡事都有例外的
也许有人特别有头脑
自己创业开公司了或者找到了别的出路
但毕竟
那是极少数
可以忽略

以上聊了这么多
就是告诉一个铁一般的道理
“不要把自己定位成翻译,也不要轻易选择把你定位成翻译的企业”
谢谢
(还没完,休息会再写)
第二类大家千万不要去的公司
——需要你下工地、下站点的公司不要去
前面谈到了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
请大家注意
我们所说的大环境都是针对首都而言的

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中央化程度那都是相当的高
尤其是黑非洲
首都和外省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一般在非洲的中国人都会呆在首都

如果去首都之外的地方出差甚至常驻
那么你要考虑清楚了
别说建设良好的小环境了
甚至连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都是无法保障的

大家看看新闻报道的非洲的华人被枪杀啊、绑架啊
基本上都是下站点或者去外省的
很少有在首都出事的

我讲几个真实的例子吧
06年乍得某建筑公司员工离开首都去北部出差
结果傍晚时候被一个喝醉酒的黑人大兵对着他的车开了一枪
子弹打入驾驶室
又从顶部反弹射穿该员工的小腿
此事震动所有乍得华人
因北部缺医少药
该公司连夜把把该员工运回首都
后因抢救及时幸免于难
不知道是否留有后遗症

08年多哥某建筑公司的员工去外省出差
因蚊虫叮咬
疟疾症发
外省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救治
只得将该员工抢运回首都洛美
因为路途比较远
途中为压制病情
该员工自己服用了抗虐药物
回到首都后到了黑人医院
黑人又对他实施了药物治疗
但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于是接着用药
最终眼看着快不行了
于是专机急送法国治疗
到了法国一诊断
原来是用药太多太杂
(抗疟药严重伤肾)
导致肾衰竭
为延续生命
必须在法国做肾透析和其他治疗
一天的治疗费用是3000欧元!!
目前已经没有消息了……

说了这么多
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
到非洲哪个国家其实无所谓
甚至你实在找不到好的企业
去当个法语翻译也行
但是有一点
千万要呆在首都!
尤其是黑非洲国家
不要去外省

所以你跟企业谈的时候
什么三险一金啊、休假啊、合同啊
全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问清楚你的工作地点
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在首都常驻
要你出首都、下工地的坚决不要去
如果由公司跟你说他们在首都以外的工地条件也很好
你就权且当他放了一个屁吧
国企有很多老油子是骗你没商量的

我跟各位兄弟姐妹彼此都不认识
所以是没有利益冲突的
所以你要相信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没什么比你的健康甚至生命更重要!
呵呵
(再歇一会,回头聊)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家我觉得比较不错的公司
纯属个人看法
肯定会有我的感情色彩在里面
大家如果不同意
权当是看看笑话吧
呵呵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
我是在通讯行业混的人
因此推荐的第一家企业是华为

这家公司
我就不用多做介绍了
中国民营企业的典范
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
网上的朋友对华为可谓是毁誉参半
但是对于想到非洲来工作的法语人
或多或少都曾经或者已经把华为作为自己的目标单位

在华为
法语人的价值可谓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家公司里面
没有翻译这个头衔
一般学法语的人到了华为
职位都是客户经理、公共关系专员、融资经理、办事处主任、甚至代表处总经理
先说说最普遍的客户经理是个什么样的岗位
华为的客户经理可以说是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群
非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华为的代表处(除了南部的2个小国以外)

每个代表处最先进入也是最重要的岗位就是客户经理
华为的教条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而客户经理就是代表公司与客户沟通的渠道
客户的需求都是通过客户经理传达给公司的
因此在华为客户经理的权力是很大的
所有对外的合同或者协议
都只有代表处总经理或者客户经理签字才有效
代表处其他人都是无权代表公司签约的

所以
你可以看到华为很多客户关系做得好的客户经理那是非常的牛B
法国、西班牙、迪拜、南非、埃及、香港、深圳、北京、上海……
经常带着客户飞来飞去的
住最豪华的酒店,出入最高档的西餐厅
对于做得好的客户经理来讲
太平常了

当然
客户经理压力也是很大的
做得差的客户经理要是丢了单或者遭到客户投诉
那估计离死也不远了
呵呵

很多人会关系其收入
这里买个关子
下一节我再给大家揭露
呵呵

不好意思
这些天实在太忙
周末一个朋友看到这篇帖子突然问我是不是我写的我才记得该更新下了
呵呵

不啰嗦了
直接晒工资待遇
在非洲的公司的收入有三家我比较了解

1、中兴
对于毕业生来说
一般是4k左右的国内工资
然后在黑非洲每天是75-80美金的补助(以下按照80USD计算)
由于美金跌得比较厉害
为了稳定军心
公司一直把汇率固定在1USD=7.5RMB

也就是说应届法语毕业生(本科)在黑非洲的月收入为:4000+80*7.5=22000
中兴的工资缴税很少,基本可以忽略
而补助是不用缴税的,这个应该赞一下,呵呵
所以说本科毕业生到中兴黑非洲每月的固定收入是22000RMB(每月天数不同略有浮动)
目前海外的政策是吃住行全包
也就是住宿、吃饭、用车都是公司掏钱
这每个月2万多人民币基本上全落你口袋里面

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
1、中兴涨工资很慢,所以这个收入几年内可能不会变动,除非你和领导关系特别号或者业绩特别突出
2、中兴的年终奖不会太多,一般在2-3万之间浮动,如果你能签下特别大特别大的大单另当别论
所以你如果在非洲呆上一年
你得到的钱是:
22*12+30=294k
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小奖
理论上你的年收入是在30万人民币(确实挺诱惑吧,哈哈)

不过一般都会回去休假
休假是没有补助的
只有工资
所以收入还是离30万差一点点

说到休假制度
中兴是呆满6个月可以休假
6个月休14天
9个月休21天
12个月休28天
依此类推
每多呆三个月增加一个星期的年休假
休假回国的机票公司承担
目前法语国家一般式法航和埃塞俄比亚或者肯尼亚航空公司的航班可到
因为要节约成本
中兴不让员工做法航的飞机
所以中兴法语区的员工回国都是坐便宜的埃塞俄比亚航空、肯尼亚航空或者阿联酋航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3
法语毕业生平均工资满高的,那是因为去非洲工作的毕业生很多,年薪十几万很正常,但是要签好几年的合同。
学法语差不多的大学都行,关键在于以后的等级证书。
去好大学出国深造机会可能比较多。

PS:中国传媒大学的法语专业据说不错。
第2个回答  2010-03-13
我今年大三 是法语专业 建议你还是不要读法语了 当然如果你意志坚定 又肯下苦功夫学 并有意愿读研读博的话 就业还是不错的 否则 就不要学法语了
现在法语本科毕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很乐观 可以去非洲 挣得也不少 但是环境很差 而且就像楼上说的 合同都是签好几年的 这样青春就都荒废了 另一方面 你不可能一辈子呆着非洲吧 你回来的话就面临着二次就业 还是不好找工作
法语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 南京大学 北外 北大 这些都不错
第3个回答  2010-03-14
真不是打击你,你知道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有多少,昨天的费加罗报就有专版报道在法国的外国学生,中国排第三目前保守估计有2万人而且在未来的5年这个数字会翻三番,这里的学生法语不能说是精通吧,也是从法语环境里呆过这少三五年的,而且还有各自的专业背景.大部分都会回国找工作,竞争会有多大,不言自明。
第4个回答  2010-03-13
中国传媒还有法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