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简易测量汽车外倾角?

如题所述

检查前束值一般在专用前轮定位仪上进行。如果没有该设备,可利用简易工具进行检测,方法如下:

(1)检查汽车的前轮前束,必须将汽车放置在水平且硬实的路面上进行;(2)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的位置,并向前滚动2m以上;(3)将前束尺放在两前轮之间(置于前轴轴心的高度),前束尺两端链条刚好接触地面,移动标尺,使“0”点对准指针。然后转动两前轮(或向前推动汽车),使前束尺随车轮转到后面,到达前面所置的高度,此时链条端头刚好接触地面。前束尺上的所示的数字即为前束数值(指针指向“+”为前束,指向“-”为负前束)。没有前束尺时也可采用卷尺、绳子等进行测量。如用卷尺测量时,可将前轮架起使前其刚刚离开地面(两轮同等高度),能转动车轮。用划针在规定的前束测量处(胎面中心线上)作上标记,两边标记离地面的高度为车前轮中心水平高度,(为缩小测量误差,记号应做得精确),量出标记间的距离,再将车轮转过半圈,标记转到后面(离地面的高度同前),再量出其距离,用后边的数减去前边的数值即为前束。(4)如果前束不符合规定,可改变横拉杆的长度进行调整。将横拉杆锁紧螺母松开,用转动左、右横拉杆,调节左、右横拉杆的长度,即可调整出所需要的前束数值。前束值过大,须缩短横拉杆;反之,则放长横拉杆直到符合规定为止,调整好后将锁紧螺母拧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7

与用户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用户甚至有的从业人员可能就说不清楚了。当前,国内对于汽车做四轮定位还是有很多误区的。  

误区一 认为做四轮定位就是调整前轮前束  

“四轮定位”,顾名思义是需要将汽车四个车轮的定位状态都要考虑。前束是个角度概念,技术上称之喂前束角。而过去,在维修车间维修师父没有技术数据和车轮定位设备时,就只能凭借经验用米尺来测量两个前车轮直径的前端与后端差值,久而久之许多人习惯将“前束”视为长度概念。  实际上,前车轮不仅有前束角,还有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后车轮也有前束角,还有车轮外倾角和推进角等主要定位角度。做四轮定位时,后轮的定位角度更为重要,那种认为“做四轮定位就是调整前轮前束”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误区二 哪收费低就在哪做四轮定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国内外众多的四轮定位仪的生产企业竞相占据市场,各种形式生产的、品质不一的定位仪如雨后春笋涌向市场,这一空前的市场竞争,极大地压缩了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没有  知识产权和没有技术含量的定位仪生产企业竞相压低价格。定位仪的相对普及,又加剧了维修企业间的竞争,许多维修企业就以更低廉的价格面向用户。  低廉的收费背后并不是因为维修企业生产率提高了,更多的是因为设备的技术含量和测量精度不高,有的维修企业为了生存,在做定位时只能缺斤短两,车辆的定位问题自然得不到根本解决。  误区三 从业人员缺少必备知识  广大的四轮定位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很少能够接受专业知识与既能培训大多数停留在边干边自学的状态。  误区四 维修人员略去关键操作,欺骗用户  多数用户对四轮定位的知识知之甚少,给爱车做车轮定位时很难问题,更难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维修人员在做四轮定位时为减少工作量而避开关键定位操作步骤,使得定位检测结果与世纪相去甚远。两外,还有的调修人员没有责任心,在做定位前不作定位前检查,甚至连半轴胶套、下摆臂铰接头胶套开裂都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告知用户,导致日后用户更大的损失,重复做定位而重复收费。  误区五 认为用什么样的四轮定位仪都一样  四轮定位的合格与否主要取决于维修人员的既能和定位仪质量的优劣。国内的四轮定位仪可谓品类齐全,从低端的2万~5万元,中端5万~10万元,到高端十几万元的不一而足。低端产品价格是便宜,但用户反应的问题比较多:技术含量低、精确性差、故障率高。中端产品占有的市场分额相对较大,能基本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高端产品多是拥有高新技术的进口产品,有的是世界著名品牌,技术是世界一流的,其定位软件、硬件功能完备,更人性化,工作效率更高,为企业和用户解决更多的问题,它不仅能完成优异的车轮定位工作,还能帮助诊断底盘故障。有着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因为四轮定位是汽车使用过程中一项极为常见的维修项目,如果消费者和维修人员不加以注意,则会大大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由此看来,认识误区走出误区,是广大消费者及从业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的事情。   说起“四轮定位”,多半的汽车用户会说:“我听说过,我的车也做过”。当你问他:“什么是四轮定位?”、“为什么要做四轮定位?”、“如何做四轮定位?”、“怎么做才是合格的四轮定位”,这一连串与用户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用户甚至有的从业人员可能就说不清楚了。当前,国内对于汽车做四轮定位还是有很多误区的。  误区一 认为做四轮定位就是调整前轮前束  “四轮定位”,顾名思义是需要将汽车四个车轮的定位状态都要考虑。前束是个角度概念,技术上称之喂前束角。而过去,在维修车间维修师父没有技术数据和车轮定位设备时,就只能凭借经验用米尺来测量两个前车轮直径的前端与后端差值,久而久之许多人习惯将“前束”视为长度概念。 

第2个回答  2018-01-07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国内外众多的四轮定位仪的生产企业竞相占据市场,各种形式生产的、品质不一的定位仪如雨后春笋涌向市场,这一空前的市场竞争,极大地压缩了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没有  知识产权和没有技术含量的定位仪生产企业竞相压低价格。定位仪的相对普及,又加剧了维修企业间的竞争,许多维修企业就以更低廉的价格面向用户。  低廉的收费背后并不是因为维修企业生产率提高了,更多的是因为设备的技术含量和测量精度不高,有的维修企业为了生存,在做定位时只能缺斤短两,车辆的定位问题自然得不到根本解决。  

多数用户对四轮定位的知识知之甚少,给爱车做车轮定位时很难问题,更难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维修人员在做四轮定位时为减少工作量而避开关键定位操作步骤,使得定位检测结果与世纪相去甚远。两外,还有的调修人员没有责任心,在做定位前不作定位前检查,甚至连半轴胶套、下摆臂铰接头胶套开裂都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告知用户,导致日后用户更大的损失,重复做定位而重复收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