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演化阶段

如题所述

通过沉积特征、地层层序、构造运动等研究,盆地演化可分为张陷、挤压、张陷、稳定4个阶段。

盆地形成发展阶段 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导致地壳下降,基底断裂开始活动,侏罗纪坳陷扩大,盆地开始形成。燕山运动造成当时古地形差异很大,地表水流强,所以底部山麓相沉积发育,形成石门组砾岩、砂砾岩沉积。随着地壳升降运动加剧,基底活动加强,使盆地发生普遍较强烈凹陷,形成周围山高、中间山低的盆地型地貌,盆地内沉积物变细,局部地方接受从周围侵蚀区带来的碎屑物沉积。

盆地收缩阶段:基底活动减弱,推覆体由南东向北西向推进,盆地范围缩小,盆地边缘发育一系列挤压的低角度逆掩断层以及由此而伴生的构造。这一阶段沉积物主要以推覆体外来系统为物源区,沉积物组合特点明显区别于下伏系统,砾石成分中有外来系统的元古宇紫红色板岩。

盆地最大扩展阶段 推覆体处于相对静止,地壳升降运动加剧,基底断裂活动加剧,使盆地发生较大范围凹陷,盆地向南东方向最大限度地扩展,湖水深度加大,为盆地全盛时期。这一阶段沉积物颗粒较细,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局部为含砾层,是湖水受季节性变化或河流作用所致。

盆地稳定阶段 地壳稳定,湖面变化不大,出现相对宁静的沉积环境,盆地边缘虽受侵蚀,但其后退距离不大,沉积物粒度较细,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综上所述,沅麻盆地的发展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过程复杂,表现为从张陷→挤压→张陷→稳定的过程,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经历了多个旋回,盆地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最后由小到大的发生、发展、萎缩、扩展、稳定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