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有可能和自己的父母做知心好友吗?

如题所述

当然还是有可能的,父母是否能和孩子成为知心好友,主要取决于父母,毕竟孩子做为一张白纸,怎么画怎么算。

相信大家如果仔细想想的话可以发现身边其实还是有很多那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像朋友一样的例子,孩子有什么事儿都会和父母说,父母也会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和孩子分享。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身份,如果父母放不下自己做为家长的身份,那么想和孩子成为朋友就很困难,而那些能成为朋友的,多半就是有意或者无意的模糊了父母子女的概念。

我记得之前有过一段时间非常火的电视剧《家有儿女》其实就是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的非常好的例子,虽然这只是经过了艺术处理的电视剧,但是我相信现实中这样和谐的情况肯定会有的,那里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没有那种身份非常明显的区别,虽然各自都在做自己份内的事,但是一但有了关系到家庭全体成员的问题的时候 ,总是可以家全家老少齐上阵,一起来面对问题,父母也好,孩子也好,都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对问题发表意见,所以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往往可以以一种大家都满意的状态来解决。

话虽这么说,让父母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其实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身份的父母们。他们总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孩子的想法都是很天真很幼稚的,所以真有问题也用不着孩子来发表意见,即便这是关系到孩子自身利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孩子但凡有点自主意识,肯定会对父母的的做法有异议,但鉴于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只能忍气吞声。

可以想得到如果是这样的家庭那么孩子别说和父母成为知心朋友了,恐怕连朋友都做不成,因此做为在家庭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孩子是否能和父母成为知心朋友,主要还是看父母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时间,如果一个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没有意识 到和孩子做朋友,那么就算后来有了这样的想法,恐怕也很难实现了,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很小的孩子其实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种下关系到自己一生的人格种子。

如果最开始种下的是树的种子,那么想指望以后成长成一朵花,恐怕就有点痴人说梦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8

个人认为,父母和孩子是可以成为知心好友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尽管在面对对自己百般宠爱的父母时,孩子会显得有恃无恐,有时态度非常恶劣。但父母不应该把这种情况理解为孩子讨厌自己,这反而是情感依托的一种表现,也是在父子/母子的关系之外,贴上“朋友”标签的基础。

想要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需要走进他们的世界。您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可能对您会有帮助。

一、善于开玩笑

玩笑是缓解气氛和拉近情感距离非常有效的方式。这不仅存在于同龄人之间,也同样适用于和母子之间。玩笑可以让您和孩子之间处于相对轻松的交往状态,可以有助于孩子解开心中的芥蒂,讲心事说给你听。

一旦孩子能够向您“请教”自己较为隐私的事情,说明孩子的内心已经把您当成“知心朋友”了。这时作为家长,更应该积极帮助他解决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否已经让他“闯了祸”。

二、站在同龄人的角度去沟通

父母和孩子的隔阂,往往出现于观念的差异上,很多时候相互之间感觉无法沟通。成年人的观念,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形成的,尽管有无数的经验教训可以证明父母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对于未经世事的孩子来说,显然非常难以理解。

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想法,这并不现实,但父母可以回忆自己的孩童时光,回想自己当初的想法。这会有助于您理解孩子的困惑,也能让自己明白,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如果孩子能够感觉到您是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的话,那么他也会非常乐意与您进行更多的交流。

三、学会示弱

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由父母抚养的,所以很多家长在观念上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但实际上,多数情况下,父母并不能完全理解孩子所处的境遇,也无法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况且有些问题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父母和孩子所处的位置不同,出发点也不同罢了。

所以,和孩子起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而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则是与孩子做朋友的先决条件。经验告诉我们,能够适当“示弱”,甚至承认错误的父母,会更容易与孩子进行顺畅的交流。这需要您根据情况去判断,选择妥当的方式去处理。

尽管父母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并不是不可能,但“朋友”也分很多种,您与孩子的这种朋友关系,并不会和他与同龄人之间的朋友关系相同,这无法强求。但成为朋友的目的,是为了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心结。只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可谓是非常成功的父母了。

祝您早日和您的孩子成为“知心朋友”。

第2个回答  2017-11-12

可以的!

在父母和孩子的教育中,有一点很关键: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独立和管控是相对的。

家长如何才能称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呢?

1、每天和孩子聊天。即使孩子上了初中(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接一下放学回家的儿子,“自然的聊天”蕴含着珍贵的教育契机),每天在孩子睡觉前,我们都会进行约20分钟的“闲聊”。我越来越觉得这段时间的可贵,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我了解到了很多与孩子健康成长有重要关系的信息。

例如:孩子一天晚上似是无意的又有点难过的对我说:“妈妈,我当不了三好学生,我只能当个一好学生。”

“此话怎讲?”我故作随意。

“学习嘛,我班没有人会超过我,但其它呢?我经常被扣分,我憎恨学校的千分制管理。”

“你对学校的千分制管理不满,是吗?”

“就是,今天中午午休我们几个没睡觉,被老师逮住,又扣分又罚站。你知道的,我中午根本睡不着!(儿子上高中以前,一年四季都是晚8:00睡,早6:00起)”

“是呀,你以前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妈妈可不希望你经常被罚。有哪些办法呢?”

“在大脑中回忆想象上午学的内容呀或中午回家”

我非常庆幸,因有我和儿子的聊天,我才能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才能及时阻止他思想上的跑偏,才能协助他打开一个一个的心结,使他思维得以不断的开阔,智能得以逐渐的提升。

2、急孩子所急。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就要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

例如:儿子上初中时的一个周六,我从外面学习回家,孩子就非常沮丧的对我说:“妈妈,明天的数学竞赛我肯定不行。”

“你凭什么这么说?”

“今上午我做了一套模拟题,才得了30多分。老师说:要进复赛,得考及格。”

“没信心了?吃了饭我和你一起做,帮你把信心找回来,行不?”

“你——和——我——一块做?行!”

吃过午饭,我和孩子一块做另一套模拟题,边做边讨论,做完一对答案:满分!(自信心对考试成绩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儿子立即兴奋给了我一个热烈的拥抱:“妈妈,我已经有信心了,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最终儿子作为我区唯一的一个初二数学一等奖的考生身份到北京参赛。获得了三个奖项,据市教科所的穆老师说,儿子的综合成绩是临淄区最好的,创新能力是淄博市所有参赛生中最好的)

正是因为如此件件事,我们娘俩的关系才更加亲近,儿子对学习也越来越有信心。

3、“感性+理性”的爱孩子。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自从我当了母亲,我就对“母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明白了“爱孩子是母鸡也会的事”。我举个真实的例子:在我的孩子刚学步时,每当看到他要跌倒,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眼前发黑、心跳加速,虽然我心里清楚孩子是不会摔坏的。也许得益于自己好反思、总结和读书。对孩子的爱,我不但体现在行动上,我也经常结合事例向孩子表述我对他的爱以及为了他我的努力和付出。例如:孩子的手上留有一个挺大的伤疤,当时缝了四针。每缝提起,我都会说:“妈妈去上班,你不听奶奶的话,拿着个啤酒瓶乱跑,结果摔到,受了大伤,给妈妈的宝贝儿子毁了手,我三天没睡着觉,你陪我精神损失费,你陪我一双漂亮的手!”每逢如此,孩子脸上都会洋溢着“愧疚”的光芒。儿子手上的伤疤,已经成了我对他爱的一个印记。儿子上初中、高中时,经常听到儿子说(对同学、对我们):你们太娇惯我了,要对我严格些。儿子因接收到了我们对他满满的爱,所以也一直努力践行着“我是妈妈的貂皮大衣”。

做一个能听得进去的父母,不反驳,耐心听孩子的意见;

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父母,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孩子不会排斥你,而是很乐意跟你做朋友。

第3个回答  2017-10-11

这个当然可以,但是在周遭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看到有这样的事例。但是我就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都喜欢看书,最后影响到孩子也看书的行列中。每天一家人吃完饭后,就会自觉的拿起书来看,甚至孩子和父亲争抢书籍看,这样的家庭是很多人羡慕的。很多家庭,孩子的成长经历往往跟周围的环境相关,如果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守在家,那么孩子可能跟父母很疏远,有的家庭孩子虽然自己带,但是父母每天拿着手机玩,很少去关心自己的孩子,还打骂自己孩子考的不好,我想说三流的父母,却往往要求做一流的孩子,这个是不可能的。有的父母他们每天打麻将,对孩子的关心少之又少,小孩子只能跟周围的小孩一样去玩,最后只能平淡无奇(当然也有个别的除外)。

所以说,孩子和父母做知心好友是可能的。但是得有家庭环境的辅助,并不是所有的父母能做到这点,特别现在都是80、90后的父母。接受新的社会变化,喜欢玩手机,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这是不可取的。希望能从小培养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凡是冷静对待,不要非打即骂,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这样只会加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疏远。

和谐美满的家庭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

第4个回答  2017-10-13

孩子当然可以跟自己的父母做知心朋友。我本人就是如此,即便是今日我已经当了妈妈,有了孩子,我的妈妈依然是我的好朋友。我习惯了什么事都跟她说一说,我们无话不谈,我们互相理解,我们在一起莫名的快乐。母亲就是我的精神支柱,给了我强烈的后盾支持。

在父母和孩子的教育中,有一点很关键: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独立和管控是相对的。

我的妈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人,她虽没读过太多书,但一点也不影响她的见识。即便我日后读了大学,也是很钦佩她老人家的。有一点很关键,作为父母,我的妈妈她更懂得去如何进步?如何能跟得上时代?她面对新鲜事物不会逃避,更不会拒绝,她会欣然接受,更会反思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几个孩子长大了,她慢慢老去,但是她的思想一点也不陈旧。

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孩子逃避父母的管控,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相关权利,这都很危险,也会让孩子很叛逆。

我妈对我们几个孩子的教育,是放养式。她尊重我们的权利,也会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她来说,孩子和父母都是相对独立的。

举几个例子:我初中时,有男生追,送情书,寄礼物。我妈是怎么做的,她不慌乱,而是说,“我姑娘很优秀,当然会有男生喜欢”。我妈也偷偷看了男生写给我的情书,但是她当做不知道,丝毫不去责备我,反而很理解。还问我,他有没有给你打电话。碰到男生打电话,我妈接到。事后她会说,这还说话还挺好听的,应该很优秀。

关于学习,我妈是从没管过,只要没太差。这种放养式教育,反而让我自己很上进,很努力读书。

上了大学谈恋爱,我妈更是不管,随你们去,把握好分寸。她也很相信我们。她最特别的地方,能站在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任何事情和她商讨,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反驳你,而是很温柔静静的听,再耐心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你会很乐意和她沟通,更能从她的身上得到一种精神支持。

人家妈妈都是催婚,她从来不催,要找什么样的男人,也没管过。她只有一个条件:看人品,对你好的人。

我当时谈恋爱,她是反对的。反对的原因不是嫌弃没钱,而是对方父母不尊重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一定得尊重。

时至今日,我成了妈妈,什么时候孩子出了问题,我还是第一个电话给我妈。一切都已经成了习惯。她老人家心态好,过的也舒心,从不会抱怨,每逢遇到难事,总是会想着法子解决。

我们是孩子,同时也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成为父母。

做一个能听得进去的父母,不反驳,耐心听孩子的意见;

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父母,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孩子不会排斥你,而是很乐意跟你做朋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