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Ca的临床症状及CT影像的表现?

如题所述

肺癌的症状往往同普通的肺部疾病相似,有时很难鉴别,其症状出现迟早和轻重,决定肿瘤发生的部位和发展的程度。中心型症状出现较早,周围型则较迟。常见症状有如下几种:
(1) 咳嗽:是肺癌首发的常见症状,尤以中心型最为突出,肺癌咳嗽特点是呛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粘痰,如长在总支气管或隆突附近,呛咳更为剧烈,镇咳药物不易控制。肿瘤长在细小的支气管粘膜上,可无咳或少咳。肺癌的咳嗽常被慢支或烟咳所掩盖,如果平时咳嗽的性质或规律突然改变,应警惕是否有肺癌的可能。
(2) 咳血或咯血痰:咯血是肺癌常见症状,主要是生长在支气管粘膜上的肿瘤表面破溃而出血,常见于中心型肺癌。其特点为间歇性少量血痰,血多于痰,且较鲜,大咯血少见。咯血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至数天,不经治疗可自行消失。长者可达数月,虽经治疗也难止血,此种多见于周围型肺癌中心坏死、溶解伴出血所致。
(3) 发热:不少病人是因反复发热,自拟感冒或支气管炎而就诊才发现肺癌的,还有1/2病人先诊断支气管感染或段性肺炎,经治疗症状虽好转,但病灶吸收不彻底,或反复出现,经全面检查才明确诊断。发热的原因,一是支气管阻塞,炎症分泌物滞留、感染;另一种是癌性发热,肿瘤本身释放致热原,或代谢产物刺激体温中枢引起的。前者经抗感染治疗有效,后者需用消炎痛及皮质激素才能退热。
(4) 胸痛:是肺癌的特点,固定位置的胸部闷痛或钝痛,往往是其肺内相应部位有癌灶的反映,特别是持续、剧烈、尖锐的疼痛,说明胸膜和胸壁及肋骨已被侵犯,此情况多见于小细胞肺癌。还有全身肌肉及骨骼有游走性及固定性疼痛,经检查无阳性体征,此乃病到晚期,癌毒刺激所致。
(5) 呼吸困难:肿瘤长于支气管口,管腔阻塞,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或肺不张,表现气急或呼吸困难,当有胸膜转移伴胸膜腔积液时,也可发生此症状。
2.肿瘤的压迫和转移的症状和体征: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则声带麻痹;肿瘤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可出现头晕、眼花、胸闷、头颈部及胸背部浮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肿瘤转移纵隔,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肿瘤侵犯第7颈椎或第1胸椎外侧时,可出现颈交感神经节压迫综合征(患侧眼球凹陷,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小,患侧上半胸部及脸部皮温较高、无汗);脑转移可出现颅高压症状、头痛、眩晕、呕吐;转移至胸膜及心包引起积液,则出现胸闷、气急、心音低远,患侧胸部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转移至骨骼,到后期,可出现剧烈疼痛;转移到脊柱,压迫脊髓,会引起截瘫;转移至肝,则出现肝癌的症状和体征。肺癌到了晚期,其转归大都是合并感染,呼吸功能障碍,右心负荷过重,引起心衰。 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弧立的肺内结节或肿块。CT平扫其边缘征象通常表现为较特征性的分叶征、毛刺征、棘突等。由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不均衡及邻近支气管或血管局限性地阻碍瘤细胞发展而形成分叶征,其反映了病变生长特点,但尚不能作为鉴别病变良、恶性,从而判断病变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深分叶、短毛刺及棘突联系起来分析对周围型肺癌CT诊断价值大。短毛刺和棘突多由于癌组织同邻近肺实质延伸和浸润,邻近支气管血管鞘受累,肿瘤在淋巴道内蔓延而形成。短毛刺和棘突的出现往往提示病变有较强的浸润和转移能力。许多研究认为棘突征只见于肺癌。内部征象中,空泡征和含气细支气管征是肺癌有价值的征象,癌性空洞及钙化亦可见。周围征象中胸膜凹陷的形成是由于小叶间隔增厚,外围血管受阻引起的纤维化以及肿瘤细胞侵犯淋巴道和胸膜所致,此征出现提示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力和转移潜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