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涉及哪些内容?在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7
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当然是非常有前途的,在以后会更加凸现。 不过凡事都得与自己的实际情形结合:中国的现状是供过于求,多数企业不太重视,觉得只要有钱就能找到人。在人力资源上,不得不承认,外企要做得好一些,如果你年纪不大,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不错,英语也还行,又对这领域感兴趣,那做人力资源管理是很不错的选择 现在学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职业培训机构也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几个等级的培训,你可以通过这些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论。 工作后,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多查阅看多的案例知识,相信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07
人力资源类职位的设立于公司的性质和规模大小有关。
传统的人力资源员工是在公司内部而且服务于其他部门,而新的趋势则是把一些人力资源工作环节外包,比如招聘环节。
人力资源主管 小公司通常只有一位人力资源人员负责所有的人事管理以及员工的薪酬福利工作。在这个职位上的人应该对人力资源领域的知识有综合的了解。在这个职位上的工作比较繁琐。人力资源主管要负责单位的招聘和人员发展,组织培训,设计员工福利计划并在劳动法规方面为公司的管理层做参谋。

人力资源管理 在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里面,负责人是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要求对公司里的人事决策做决定,总监要与公司里面负责待遇计划,福利或者招聘等环节的人力资源员工合作。
员工薪酬福利经理(Compensation Manager / Employee Benefits Manager) 大公司有一整套非常完备的薪资福利制度,包括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保险、福利等。人力资源部每年都要进行市场调研,按工种、职位调查同行业的薪资水平,调查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少大公司将进入当地投资、整个市场形势如何,从而制定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体系。这个职位主要是负责制定本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并保证工资计划的执行。调查本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工资水平,薪酬经理要保证本公司的工资计划和制度与现行的法规相一致。对财务计划应该深入的了解,并在制定计划的同时有一定的前瞻性。 负责福利待遇项目的经理工作主要在制定员工福利保障计划以便公司能够吸引并留住员工。当然过于优惠的福利计划对公司的发展也是有问题的,因此,福利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公司的情况来分析,做到员工和公司都得益。
招聘经理 招聘经理的任务是和需要招聘的各个部门负责人一起确定该岗位的招聘条件等, 招聘经理应该对本公司的情况非常熟悉,要能够与职位候选人沟通公司的员工政策,工资待遇,福利计划,工作条件,和晋升机会等方面的情况,招聘经理还需要能够做简历筛选,主持面试,测试等工作。有些招聘经理具体负责不同的招聘领域,比如校园招聘等,招聘经理要知道如何能吸引潜在的职位候选人。招聘的方式很多,在网上和报纸上登广告,参加招聘会,参加学校招聘,等,招聘经理有时候需要到外地去面试候选人,工作时间也不很确定。
培训专员,培训经理 许多大公司有培训经理来负责管理公司的培训计划。培训经理的工作职责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美国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企业视人才为公司发展的第一决定力量,因此非常重视员工培训。一般只要员工在工作中有成绩、对公司有所贡献,美国企业都会鼓励和帮助雇员进行各个层次的培训和教育。

就业前景应该说比较好,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大的外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对应届生就业不太理想.
江苏人力资源大缺口也是很大的,因为目前的企业基本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多见(外资企业除外).
从底层开始,一般月薪在1200到2000元左右(应届本科,江苏).
第3个回答  2014-03-07
一份对本年度上海交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前景持续看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也较为乐观。这项调查是由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完成的。

  据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职企业分布于金融保险业
(30%);信息产业(13.3%);咨询服务业(16.7%);快速消费品(16.7%);电子技术(6.7%);制药与生物工程(6.7%);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10%。可见招聘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热门和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传统产业如医疗设备、耐用消费品、电子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等,依然没有能够表现出对人才的较大需求,这些行业人才已较为饱和,人才需求也相应不多。调查认为,在未来1到2年内,这一基本格局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企业招聘职位需求则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销售、咨询员、审计员、培训生等。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位需求占82.5%,市场销售的职位需求占7.5%,咨询员的职位需求占5%,审计员的职位需求占2.5%,培训生职位需求占2.5%。可见人力资源的求职中更多地与本专业对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力资源专业学生主要以自己所学专业为求职的主要选择,企业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

  对企业招聘时间的调查统计表明,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在四年级上下学期分布比较平均,因此对于应聘人和资源管理的求职者在求职时不必过于急躁。

  对招聘职位薪酬的调查表明,薪酬主体值集中在2000至3999元区间,4000至5000、5000至6000区间也占重要部分。可见人力资源职位的价值已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调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位的薪酬水平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望继续上升。

  与进校时将设立不久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第一志愿的比例只占26.32%相对照,毕业时选择认同的比例却高达95%,可见随着对专业的学习,学生们改变了态度,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了解,同时发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潜力。调查说,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了愿意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同样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认为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将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途。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人力资源的前景非常看好,凡是选择了人力资源职业的学生都对自己这一领域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就职期望与现实需求也基本符合,说明当今社会提供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较为乐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