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区科技路属于什么街道

如题所述

西安市雁塔区科技路属于电子城街道。

雁塔区地处陕西省西安市南城板块,东隔浐河与灞桥区相望;全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因辖区内拥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雁塔而得名。雁塔区是西安市最大的核心区,经济总量于2017年突破1500亿人民币,位居西部地区第一名。

人均GDP于2017年突破1.8万美元,位居西部地区第一名。区内拥有西安市最好的文化教育资源。西有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有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曲江新区,南邻国家级航天研发基地,北邻城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区内有大雁塔、青龙寺、汉宣帝杜陵、曲江池遗址、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名胜古迹。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普通高等院校22所,西安欧亚学院等千人以上民办高校12所,省以上科研院所55家形成一区多制的独特格局,是中国著名的科教文化旅游大区。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综合评析了全国968个地级市市辖区发展情况,并以统计数据为依据,量化评选出2018年中国百强区,其中雁塔区位列第29名。

扩展资料:

雁塔区历史

周成王八年(前1007年)灭唐(今山西省翼城县西北),徙其民于杜(今雁塔区杜城村一带),置杜伯国。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年)杀杜伯。平王东迁后将杜地赐秦,秦人居西地,无力占杜,,遂建立荡杜又称唐杜国。

周桓王七年(前713年)秦灭荡杜,秦武公十一年(周庄王十年,前687年)“初县杜”,为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时期最早的县之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统一六国后设内史掌管京畿各县,杜县属之。

汉沿秦制。元康元年(前65年)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改杜县为杜陵县,县治在今雁塔区三兆村西北。新天凤二年(15年)改杜陵县为饶安县,更始元年(23年)复名杜陵县,魏黄初元年(220年),又改名杜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更名杜城县,北魏神四年(431年)复改为杜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分长安东部置万年县,建德二年(573年)撤杜县并入长安、万年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万年县为大兴甚。

以朱雀大街为中轴西属长安县东属大兴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大兴县复名万年县。乾封元年(666年)分长安县东南部置乾封县,县廨设怀真坊(今雁塔区吉祥村北),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撤销,并入长安县。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更万年县为樊川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改樊川县为咸宁县。元、明、清时期,雁塔区境两县分治无重大变更。民国2年(1913年)废咸宁县,今雁塔辖区咸宁部分并入长安县管辖,从此结束两县分治,统由长安县管辖。

民国33年(1944年)9月,西安市政府成立,将原属长安县管辖的城周4个乡,东至浐河中心线,西至河中心线,南至缪家寨、新开门、宋家花园、吴家坟、丈八沟一线,北至光太庙什字、白花村、翁家庄、刘家寨一线,划归市区管辖。

民国34年(1945年)11月西安市撤镇设区,按照序列,今雁塔区境命名为第九区。东与第十区(1954年更名长乐区)接壤,西与第十二区(1954年更名阿房区)毗邻,北以城墙为界,南与长安县相连。

治所(区公所)先驻观音堂保国民小学内(今长安北路西安宾馆处),后移驻明胜村(今友谊东路陕西测绘局东北)。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雁塔区境仍沿用西安市第九区名称,区人民政府驻明胜村。

1954年12月21日,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通知撤销西安市第九区建制,设西安市雁塔区。1955年1月,雁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将雁塔区人民政府更名为西安市雁塔区人民委员会。

1960年5月,西安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莲湖区西大街,碑林区和平路、南院门、南大街、柏树林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雁塔区。1965年10月,西安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雁塔、阿房、未央、灞桥等区建制,共同组建西安市郊区。区人民委员会驻小寨东路。

1980年4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西安市郊区建制,恢复雁塔区至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雁塔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03
具体看你在科技路那一块?或者直接把你自己的具体地址看下,然后打114查下。或者问下高新区民政局就会告诉你。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归属西安电子城街道办事处科技路居委会管辖:029-88234334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