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和芙蓉树是一种树吗??

如题所述

合欢,又名“合昏”、“夜合花”、“马缨花”、“马绒花”、“绒花”等,罗马人称其为“丝树”。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呈镰状,夜间成对相合。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多个,呈伞房状排列,合瓣花冠。荚果条形,扁平,不裂。主产于中国中部。木材红褐色,可制家具、枕木等。树皮可提制栲胶。干燥树皮入药,性平、味甘,功能安神、解郁、活血,主治气郁胸闷、失眠、跌打损伤、肺痈等症。花称“合欢花”,功用相似。又为绿化树,并已引种到北温带世界各国。 合欢在威海被作为绿化观赏树木栽植,起码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在前几年被选定为威海市的市树。 胶东的山里还有野生的合欢属植物山槐,俗称“老筋杆”。与城市里栽植的合欢相比较,其复叶稍微短一些,而小叶又大一点。其形态大多为灌木,也有少数成长为大树。 合欢还有一些近亲,如金合欢、银合欢、大叶合欢等等。 而“芙蓉”是什么呢? “芙蓉”有两个意思,一是莲(荷)的别名;二是锦葵科木槿属植物芙蓉,为了与生长在水中的荷花相区别,又称“地芙蓉”“木芙蓉”“木莲”,俗称“芙蓉花”。木芙蓉秋季开花,耐寒不落,故又名“拒霜”。 木芙蓉原产中国。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全株被毛。叶近宽卵圆形,长7~15厘米,宽8~17厘米,5~7掌状浅裂,叶缘不规则粗锯齿状。秋季开花,花大,单生叶腋,或在枝顶形成总状花序,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蒴果卵球形,直径2~2.5厘米,顶端尖,果皮密被淡黄色粗长毛。茎皮含纤维,纤维品质优良,制绳或织布。栽培供观赏。花和叶入药,叶多作消肿解毒外敷药,性平,味微辛,主治疮痈肿痛、乳痈、烫伤等症;花多作凉血止血药用。 五代孟蜀后主时,成都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 晚唐诗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当时湖南湘江一带多木芙蓉,故湖南有“芙蓉国”之称。 由上述可见,合欢与芙蓉并不是同一种植物。那么,为什么胶东民间一直把合欢讹称为“芙蓉”,以至于影响到报纸了呢?对这个问题,我留心考证过多年,终于得出结论:合欢还有两个名字——拂绒、拂缨。“拂”是甩动、摆动的意思,“绒”和“缨”指的是象红缨一样的合欢花;“拂绒”“拂缨”表现的就是合欢花在风中摆动的样子。在纯正的胶东方言里,“蓉”“绒”和“缨”都读为“yong”,而“芙蓉”又是一个常见词语,所以当需要把“拂绒”“拂缨”书面表达出来的时候,人们就想当然地写成“芙蓉”了(这是威海“文人”的老毛病了,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把“山蚂蚱菜”写成“山苜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3
【学名】 Albizzia julibrissn 【别名】 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扁担树,芙蓉树,合欢树。 【科属】 豆科,合欢属。 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伞房状花序,雄蕊花丝犹如缕状,半白半红,故有“马缨花”、“绒花”之称。树干浅灰褐色,树皮轻度纵裂。枝粗而疏生,幼枝带棱角。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小叶10对~30对,镰刀状圆形,昼开夜合。伞房花序头状,萼及花瓣均为黄绿色,五裂,花丝上部为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簇结成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