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员工与合同工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是建立的劳动关系,这些单位的劳动者均是合同制职工,没有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分。合同工是相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正式编制职工而言的。区别主要是3个方面:1.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正式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而且工资较高,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在日常执法行动中,只能是协助执法,而正式工具有执法权,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3.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正式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9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4

1.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正式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而且工资较高,还不缴纳五险,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的。

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在日常执法行动中,只能是协助执法,而正式工具有执法权,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

3.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用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正式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

扩展资料:

在编,就是你已经纳入了该单位的人事编制,就相当于正式员工。在编人员,就是指有编制的人员。例如在事业单位和银行,员工可能会有在编和非在编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在编人员是正式员工,非在编人员是非正式工或者是临时工。福利待遇有差别,但工资基数不一样,尤其退休待遇不一样。这种情况各个地方普遍存在。

国家事业单位只为两种: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而且这两种人员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么“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

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工资和地方性补助都是财政拨款的,要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的。

参考资料:在编人员-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区别:

1、有无编制:正式工是有编制的,而合同工是没有编制的。因此尽管合同工与正式工做的都是同样的工作。但是正式工的待遇更好、工作稳定、社保齐全,而合同工与之相反。随着目前大多数公司把合同工与正式员工一视同仁,但是在编制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2、待遇的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人事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偏低,而且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而正式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于合同工来说工资稳定,而且工资高,不用自己缴纳五险,退休后工资待遇也很高。

3、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自行发布信息招聘的员工,通过面试、复审等流程后,最终与人事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而正式工则是由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等方式获取的编制工作。

4、工作的权利不同:合同工在日常执法中,只能是协助执法,并不具有正式执法权。而正式员工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

在事业单位、国企、政府部门、国家机关等单位中,正式工就是有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享受公务员、事业编制等待遇。合同工就是我们常说的临时工,属于没有编制的编外人员,不享受公务员、事业编制待遇。

扩展资料:

正式工是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身职工,一直做到退休,福利也要好一些。

合同工是指按一定年限签合同,工资比正式工少,到时合同到期叫你走你就得走。

严格讲自1992年国家对国企用工制度改革后,不存在正式员工与合同工说法,只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合同之分。只是在一些事业单位还存在的正式员工与合同工的区分,这个将随着改革的推进完全变成合同制员工。

参考资料:正式员工-百度百科

合同工-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正式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身职工,一直做到退休,福利也要好一些。合同工:按一定年限签合同,工资比正式工少,到时合同到期叫你走你就得走。严格来说现在应该都是合同工,因为劳动法规定都要签订劳动合同,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不过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仍有这种区分。具体来说,正式工企业总觉得是自己人,可以培养,劳动合同期限比较长,在升职培训等方面也有照顾,档案也有企业统一管理,企业遇到关停并转等情况以后也会优先照顾这些人。一般合同工一年一签,且档案多放于人才,有点类似于当年的临时工,企业保障性不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