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张力
一、拼音:zhāng lì
二、解释:
1. 引起伸长的两个平衡力之一
2. 弹性物体拉长时产生的应力
3. 在哲学领域里特表矛盾或不相容
4. 小提琴弦的张力
5. 由内而外的张力,富有弹性。拳击运动员的肌肉更有张力。
三、应用举例:
在文学评论中,常常会有这样的评价:文章写的张弛有度。就是说写文章应该有紧有松有疏有密跌宕起伏,有张有驰节奏感好的文章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这里的“张”就是指张力,在物理中常指某物体受到拉力后物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牵引力,引申在文学方向则是指作者对文章的情节内容驾驭熟练,可收可放,使文章节奏恰当,而不拖沓,如弓之开合,不平淡不夸张,恰到好处。
四、物理名词:

1、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
2、请一定要注意张力和液体表面张力并非同一概念。‘水的表面张力’是分子间的引力,这个引力试图使液体的表面积保持最小,而所有形状中,只有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所以,失重状态下的液体呈球形。
3、地壳运动产生压力和张力,压力常见于汇聚型板块,如:印度洋板块(前端带着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张力常见于分离型板块,如海底扩张、红海裂谷、东非大裂谷等。在地壳运动中压力和张力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内陆很多断裂带的产生并不是分离型板块的张力所致,而恰恰是汇聚型板块,如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产生的压力使陆块隆起,而隆起必然使薄弱环节产生张裂。如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带,地壳从平均35千米向65千米过度(在材料力学上叫应力集中点)的龙门山断裂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0
张力,物理学名词。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第2个回答  2018-04-04
【转载】张力,物理学名词。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在哲学论文中使用的张力一词,其意义与矛盾相当。如"佛教无我论与轮回说之间存在张力",意思即为两个理论间存在某种矛盾。
第3个回答  2018-04-18
1.引起伸长的两个平衡力之一。2.弹性物体拉长时产生的应力。
第4个回答  2018-04-11
张力,物理学名词。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被拉伸的弦、绳等柔性物体对拉伸它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或被拉伸的柔性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例如,某绳AB可以看成是AC和CB两段组成,其中C为绳AB中的任一横截面,AC段和CB段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张力。在绳的截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张力称为张应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