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叶村的建筑特点

如题所述

新叶村从元末明初开始衰落,整个的历史过程中都在不同时期构建的房舍中和聚落的规划中清晰地呈现出来。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雕饰图案,无不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新叶村的老住宅,与皖南、赣北的近似。
该村总体格局独特、建筑风格典型且保存完好,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
建筑布局
奠定新叶村的总体格局和建筑秩序的是始祖叶坤之孙——三世祖东谷公叶克诚(1250—1323)。叶克诚穷其毕生精力,为整个宗族(宋末元初时,叶氏人口已逾50人)村落定下了基本的位置和朝向,还在村外西山岗修建了玉华叶氏的祖庙——西山祠堂,并修建了总祠——“有序堂”。 之后,叶氏族人便以“有序堂”为中心,逐步建起了房宅院落,成为了先新叶村的雏形。
新叶村的整个群落建筑,以五行九宫布局,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村里的街巷有上百条之多,这些街巷,宽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两侧房子高而封闭,巷子窄而幽深。高大封闭的白粉墙,将一户户人家包围在一个窄小的天井院中,纵横交错的街巷将户与户、房子与房子连成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构成一幅体现东方神秘文化的立体图象。
祠堂
新叶村的祠堂发育也是非常典型的。它的祠堂数量多,等级层次分明,规格齐全,从而记录了大量历史的民俗信息。有序堂是玉华叶氏的总祠,位于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叶村的结构中心。新叶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两侧。到玉华叶氏第八代时,开始分房派建造分祠。这些宗祠就分布在有序堂的左右和后方。
西山祠堂是新叶村最早的祠堂,也是玉华叶氏的租庙,建于元代,如今已成为新叶小学的一部分。
崇仁堂是新叶村较高大、较宽敞、较华丽的祠堂,它的规模不但超过了祖庙,也超过了总祠。一般的祠堂只有两进或三进,而崇仁堂则有四进,总进深26米。
新叶的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议事厅,是宗族执行私法权利的地方,是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场所。
木雕是新叶村祠堂特色之一。许多的梁、枋、斗拱等,全部精雕细刻装饰着人物、灵兽、百鸟、回纹等,布局严谨,造型优美。镂空的人物图雕,人物面部表情逼真,服饰飘动自然,连人物的眼角、指间处也刻得毫不含糊。木梁上大多刻有戏文,以“百兽图”居多,还有“九赐言”、“凤采牡丹”等,栩栩如生。这些木雕装饰也体现了古人的爱好和追求:如狮子象征着权利和辟邪,鹿象征着食君之禄,马是壮志凌云,蝙蝠是遍地为福。
石板路
新叶村虽然是一个封闭的宗族社会,但宗族的文化传统并不封闭。像江南许多宗族世家一样,新叶村人在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子弟读书,村里开办有书院、私塾、义学和官学堂。在新叶村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许多街巷的路中间是一块块大石板连接而成,这是为了让读书人足不涉泥,雨不湿靴而专门铺设的,而且每一条石板路都通向学校。
抟云塔建筑群
在新叶村,村口有一组特别的建筑:抟云塔、文昌阁和土地祠。建于明代的抟云塔,塔身上下无任何雕饰,造型秀丽、端庄。这是一座风水塔,新叶村人又称之为文风塔,以乞求文运。文风塔建成之后300多年,清朝同治年间又在它脚边造了一座文昌阁。文昌阁是文风塔的配套建筑,同样为了乞求文运。后来在北侧,紧贴着文昌阁建成一座土地祠。土地祠气球丰年,文风塔和文昌阁企乞求文运,三者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农业时代叶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和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