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那达慕,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举办特点:
  现代那达慕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着重要价值。
  因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006年那达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4
那达慕,如今是妇孺皆知的蒙古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七、八月草原,正是水草肥美的季节,每逢这时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内蒙古自治区曾经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举行过一次空前的那达慕盛会,各盟市也先后举行过规模不等的那达慕大会,至于旗县市区就更多了。不仅内蒙古自治区是这样,青海、新疆、吉林等省区的蒙古族也经常举办这种民族传统盛会。那达慕,也因此成为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个词汇,可是你知道“那达慕”这个称谓起源于哪里吗?
2005年8月,有一位年愈八旬的老人,曾任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副盟长的巴图苏和,向前去慰问他的盟里领导特意提出:历史上人们称“那达慕”为“乃日”,最早称这项民族传统娱乐活动为“那达慕”的应该始于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
此话一出,真是语惊四座。
现已离休在家多年的巴图苏和说:“1949年5月19日,盘踞在苏尼特右旗乌勒特高勒庙西南的归勒斯太锡勒的100多国民党土匪,被我骑兵11师和西部联合旗大队消灭,苏尼特右旗的形势也稳定了。当时我任旗保安科长。过去因为打游击,旗政府原来叫‘提包政府’,现在消灭了土匪,办公地点也就固定了。这对苏尼特右旗的牧人们来说,真是双喜临门:一是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眼看着新中国即将成立,历经磨难的祖国将从此获得新生;再就是危害一方的国民党土匪被消灭。为欢庆胜利,那年的8月,旗里准备举办一次全旗的‘郭哨乃日’(汉语意是举办全旗的娱乐大会。“郭哨”是蒙语“旗”的意思,“旗”是内蒙古地区相当于县一级政权建制;“乃日”是汉语娱乐、快乐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筹备举办旗那达慕大会,但在此之前一般都叫“乃日”)。那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苏尼特右旗举办的一次“郭哨乃日”。旗政府把‘乃日’大会的筹备工作任务交给我和当时的秘书科长巴达玛嘎日布。我具体负责保安和田径工作。当时全旗有20多个干部。我除了任保安科长,还兼任旗党支部委员(注:当时锡盟地区的中共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公开)。就在研究这件事的时候,时任旗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厚和同志说,这个‘乃日’的名字能不能改一改?旧社会王公贵族叫‘乃日’,喇嘛庙也叫‘乃日’,在群众中调查一下,咱们能不能不叫‘乃日’?大家一想也对,就是,现在是新社会了,我们怎么能再沿用旧社会的称呼呐!这个提议得到了与会全体同志的一致同意。可不叫乃日又叫什么好呐?当时谁也没有更好的主意。偏巧这时抓住几个从蒙古国那边过来所谓‘找牲畜’的人,我想向他们了解一下蒙古国管‘乃日’叫什么。趁提审时我就问了这件事。那几个人里大多数都说是也叫‘乃日’,其中有一个小个子的人想了想后说叫‘乃日那达慕’(那达慕,汉语的意思是玩耍、娱乐)。在一次研究‘乃日’到底叫什么好的会议上,我就把这件事说了,大家推敲了半天以后,觉得还是叫‘那达慕’更准确更合适,最主要的是与过去王公贵族们的叫法分开了。就这样,我们把那一届‘乃日’改成了‘那达慕’。从那以后,那达慕的叫法就慢慢传开了。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是第一次写‘那达慕’这三个字,秘书科长写会标时写错了一个字。那是一个牧民发现的,当时天已经黑了,那时也没有手电筒,只有火柴,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开会,我们几个人是划着火柴改了那个错字。”
因为相隔了56年,当年为“乃日”改名这件事还能有多少人记得?巴图苏和老人的说法到底有多少人能为之证明?另外,在此之前,蒙古族历史上举办的这种民族传统盛会除了“乃日”的叫法,还叫过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号成为一个个难解的迷团。
这些迷团,其实还是围绕着一个疑问而让人越发感到扑朔迷离,那就是按照巴图苏和老人的说法,“那达慕”这种叫法最早是起源于锡林郭勒草原的苏尼特右旗。
第2个回答  2010-03-28
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达慕大会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 、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 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
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盛大的节日,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追逐爱情的好机会。在大会上青年男女身穿民族盛装,参加各种竞技活动。在射箭、摔跤、赛马等比赛中的获胜者,总能赢得姑娘们爱慕的目光,如果姑娘对哪个小伙子有意,那么她便会驰马迎向心中的英雄,丢下一块手绢,然后调转马头离去。小伙子则心领神会,躬身拾起手绢,策马追赶姑娘,一旦追上,小伙子就会将一枚戒指珍重地戴在姑娘的手上,一对青年就这样相爱了。
第3个回答  2010-03-18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大会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参考资料:电脑

第4个回答  2010-03-15
主要活动有赛马,摔跤等,当然取得了冠军,必然得到好姑娘的青睐!因此也是青年男女相亲活动的最佳场所和最好时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