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高考知识的本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1-30
如何把握高考知识的本质
高考的本质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考生与出题者之间的博弈,考生能否在这场博弈中胜出,不取决于他多努力,而取决于他对考试本质的认识。可是这场博弈中的更多人还在认为考试是“检查我们对某学科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他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和知识点较劲。

事实上,命题人以区分学生为己任,绝不是简单的“检查知识”。他们每年都花费大力气去研究考生的弱点,然后通过一定的思维考察方式,针对考生的弱点,如普遍的思维障碍点、做题习惯等对学生进行区分。由于出题者完全明白题目是怎么出的,中间省略了什么过程,要把什么条件补上才能形成完整的答题过程,所以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中表现的都不够出色。他们或者依赖做题经验先想到知识点,再由这个知识点多方向推测,最终虽然验证出结果却在小题上浪费掉大题的时间;或者由于思考方向过多导致明明知识点会,而无从入手,最终丢分;甚至有的学生错误的用类似知识点去思考,导致题目做错。这个过程中,只有较少的考生会不自觉地根据现有条件客观的推导缺失信息,自然而然的引出知识点,从而把题目正确解出答案。而这部分人就是这场博弈的胜利者。
智跃教育高考专家认为,在考场上,很像下棋对弈:入门级别看棋盘,水平低的看十步,高手望百步,一子错,满盘皆输。大多数学生应对考试,基本上以经验为主导,“运气”也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因素。经验固然重要,运气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单纯的依靠运气以极小的概率去破解这个珍笼棋局,也不能依赖经验去套用到每一道题。作为一名考生,若能通过题目第一时间找到命题的意图(猜测到命题意图),也就是知道这命题人要考我们什么的时候,那么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有的人认为这很难,可实际上,这项能力在同学们看课本的时候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例如,教材从引出知识点到最后得出结论,都涵盖了全部的中间推导过程,这个中间过程遍布着命题老师出题的关键点。很多同学看课本的时候只关注了结论,没有去理解这些结论的来龙去脉,也没把这个结论和其他的结论相应的联系起来,导致这些同学遇到的每道题,都是命题老师设置的障碍。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悟出了这些门道,他们主动钻研学科(非知识,而是推导出知识结论的过程),这种以解题思维为主的习惯,让这部分人学的轻松,考得容易。
为了在博弈中取胜,我们平时复习时必须做好两方面的训练:正确学习课本知识、科学训练解题思维。
学习课本知识不是简单的认知和记忆。就像有些同学虽然对课本上的定义定理全部了解,甚至已经精确无误地背住了它,但是遇到题依旧不会做,这种学课本的方式是错误的。真正的掌握课本需要的是“理解和应用”。同学们通过对知识本源来龙去脉的推导,甚至在你根本不知道其标准的结论是什么的前提下,你一样可以随时由你的思维瞬间推出这个结论,抓住了其中的道理。这样才算是掌握了课本。因为,不论命题如何刁钻,其原理结构始终不会变化,只有这样,你在解题的问题上才能做到“再无边界”。
以数学这个学科为例,我们在小时候学过加减乘除,那是为了计数和计算,而大家通常只是单纯的背口诀。初中的时候学过三角形的特性,我们只记得其中的法则,而尖子生们则抓住三角形角、边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各种问题。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学过椭圆,我们只死记硬背,而尖子生们则在开始接触的时候,就能从椭圆的第一定义第二定义的内容中揣测其应用范畴。
所以,看课本的时候,把握一个原则:不要看自己记住了没有,而是问自己这些结论从何而来。在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推理和应用这些知识点,自然而然把知识点关联起来。如前面提到的椭圆方程,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推测:一根绳子两端固定后,一个活动的顶点与绳子的两端形成三角形。这个顶点绕着两个固定点绕圈,成为一个椭圆,我们想办法把这个顶点设坐标xy,然后把这个方程推导出来。
训练解题思维不等于大量的做题。大家问问自己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是知识点?不是;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不是;缺的是对题目的理解,对做题的理解。训练解题思维,从三方面着手:
1、学会从题目入手
怎样才能高效率做题达到瞬间解题?其实道理很简单,学起来也十分容易,难的是思维的转变和做题模式的改观。专业的高三老师会终强调学生用思维做题,以定性的角度去看待题目,定量计算。
什么叫定性理解和定量理解?定性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属性来认识事物,确定和判断事物的思维方法。我们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的理论,但要求学生形成客观的审题思维。要学会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去寻求知识点做题,而不是利用大量做题累积“知识点经验”做题。我们知道,任何一道考题题目和条件之间必然有关联性,必定有方法可以做出来,但是很多时候知识点用的并不多,知识点所占的部分在考题出现过程中基本上属于过渡型桥梁阶段。我们要高效率做题,自然要从题目本身入手,寻求题目和条件中的蛛丝马迹做题。
2、客观审题,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做题
首先强调,客观思维是获取高分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英语和理科学科。
试题中存在许多干扰信息,往往引起考生主观联想,导致结果出错。始终记住,你只能凭借题目现有的文字资料做题,题目没讲的一概不能想像。当且仅当文字提到,或者能够形成这些文字的必要条件的,我们才能认可。比如一道丢分率相对较高的生物考题:
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用知识点“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去思考的话,很容易选A、C。
如果选A,这是典型的由于主观思维造成的失误,题目没说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就表示含量增高。比如,你饭量增加,但不说明你吃的饭一定多。
C选项明显不对,细胞多和含量没关系,一碗饭几个人吃都行;
B讲的是一种结果,不是原因,显然不对;
D形成的结果是符合题目条件的必要条件,自然选D。
红细胞破了,血红蛋白自然会溢出到血浆中去,这一点可作为必要条件,所以是正确的。很多题都可以这么做,当你保持可观性审题思维的时候,往往能够正确的分析题目所求的结果,无论是大题还是选择填空题。
再来看一道数学大题:

这里不写解题步骤,只讲做题方法,大家试试按照上面的思维做下来看看。很多考生第一看到这类题型,觉得对第一个问题,还有点感觉,第二问、第三问就比较难下手了,其实并不难。大多数考生看到题目后,马上想到题目给的是等比数列,马上开始罗列等比数列公式,然后进行求解,这种做法显然是中了命题者的圈套,能做出来,但是要走很多冤枉路。 大家要看清楚,题目第一个问题所求解的内容是求参数λ的值。大家注意看,原题有两个条件关于λ:一条件个关于x的,一个是关于y的,因此,在第一时间做这道题的时候,是掌握哪个条件做这道题好呢?再看原题,关于x的是一个等式,并且等比数列也是关于x的,所以,直接用用x带入,直接往里代,就可以得出λ的值了。
第二问求证的内容似乎原题没给出直接相关的条件,这就需要自己补充条件了,怎么补充呢?首先先看求证的条件和题目有没有相关性,比如题目给的关于x,y的式子结构较为相似,并且都与λ有直接关系,与所求条件进行对比,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式子变形了(变为λ的表达式)。第二问只需一步变形,即可获得答案,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基本上讲通了都会做。
第三问看起来就较有难度了,因为乍看和题目不沾边,其实很简单。很多人做到这一步,一看式子这么长,大多数会开始想办法并项,其实这种想法是忽略了问题所问与已知差距,大家看问题,是x、y相减的概念,原条件并没有涉及到x、y之间的关系,反而是第二问的结果告诉我们x、y之间的联系,因此第二问所求结果才是我们要的,然后通过式子对比,发现一个是相除,一个是相减,这时候就可以想起知识点了,当然有的人想不到,这道题用的是初中的知识点,就是等式两边分母减分子(分子减分母也成立)除以分母,等式依然成立。做到这步,这道题基本上就解完了。
所谓难题,难在怎么从题目分析,而不是知识点。这道题大家即使能做出来,但是谁能明白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在做题时,式子的全部变形,直接体现在问题所问的和题目给出的条件到底差在哪。大家要根据式子所给条件的差距,决定思维往哪想,而不是根据脑中的知识点。以后大家要反过来记住,是由差距来判断、决定知识点,而不是想由知识点去弥补这个差距。每次做题训练的时候,哪怕不会做看答案,也按照这个思维去套,就自然会理解如何用题目和条件之间的关系做题了。
总结回顾下这道题是怎么利用问题与题目之间的差距的:第一问,我们根据求λ的值,直接利用x的条件做出来;第二问,原文给的都是x、或y与λ的关系,因此必须找出他们的共通点进行式子变形;第三问,原文条件没有,只有第二问有,但是第二问没有涉及加减问题,所以这时候才想到要用知识点进行转化变形。
这才是真正的客观审题,在审题过程就就该由着题目决定你该往哪走,不仅数学如此,所有学科都存在同样的道理。就如语文,即使是考察非常发散性的、主观性的作文,也必须要求你不能离题,因此同学们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从题目入手,客观审题、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做题,才能百战百胜。
3、理科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和步骤
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和步骤指的是一门学科用一种或者两三种思维,制定一定的步骤就可以通解任意题型。就比如说前面举的数学例题,这种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差异点的思维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题,除了立体几何、排列组合外,都能解答出来。只有当题目条件过多或者过少的时候,我们采用逆向的思维,就是必要性思维,即从结果递推出满足这个结果的必要条件。
理科学生做过物理题吧,看看题目给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力学、电学、热学大题解法是不是存在这么个规律:是否都是按照题目给的步骤,用表达式表达出这个步骤,最后联立求解就能得出结论?那么就说明了,物理大题固定的解法就是从题目分析开始,逐一罗列表了达式即可,方法虽然笨拙,但是在不会做的情况下,是极其实用的,哪怕算错了还有步骤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