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一个观点?

如题所述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出自中国当代文豪鲁迅先生笔下,其意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就是说哀叹可伶一个人的不幸遭遇,对其有所同情,但又因为这个人的可怜状态是因为其不争气而导致了悲哀的结局。比如:某人因为不听劝阻而导致了悲哀的结局,让人看了感觉很可怜,但又因为这种局面是因为某人不听劝阻而导致的结果,所以让人感到某人很可恨。用老百姓的话来形容就是“当初你要是听劝就不会导致你今天这样的可怜境地,恨死人了”。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8
这句话最早应该是鲁迅评价孔乙己的。一个人变成一个可怜的模样,最终是因为他的行为而决定的。历史上有很多人物都这样,比如楚霸王,他的下场很可怜,但是他性格残暴,独断专行,虽然曾经得到天下,最终还是失去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马蓉,她的下场也是因为她的劣行所致,使得家庭破裂。还有一些高官经常听说被撤职,判刑,甚至跳楼自杀。他们下场都是可悲的,但是他们隐藏起来的行为却是阴暗的,是罪有应得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拿这句话对照自己,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要及时弥补自己,不要让自己最终也变成那种可怜之人。
第2个回答  2019-06-08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只能有一半是对的。因为这句话总是存在正反两方的。它是不同角度同时存在的。说这句话的人,他是处在悲劣状态下的内心表达。就是“我爱她,她为何不爱我?”;“我爱她,她却爱着别人。”“我可怜她,她却把我不当人看。”而可怜之人与另一个他却很投缘,互相欣赏,互相爱慕。人们常说:看问题都要一分为二,就是这个道理。
第3个回答  2019-06-08
因为有的可怜人,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或是有偏执的性格,造就悲剧的人生。就拿婆媳关系来说吧,俗话说30年看婆,30年看媳,有些年老的婆婆没人管,没人照顾自己孤苦伶仃的,大家看着都可怜,一深究就会发现,她们年轻的时候是如何的作,如何的对儿子媳妇,伤透身边人的心事,造城众叛轻离,这也是一种可怜人的可恨之处。
第4个回答  2019-06-08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恨之处,何止是那些可怜之人。出了问题,总是强调客观原因而不反省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的作法,固然不妥。但是如果一个人出了问题,脱离具体语境就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匆匆收尾,也不是明智之举。这就像小时候上学被同学欺负,老师和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有时候会问“为什么总欺负你,不欺负别人”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