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悬赏分:1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字面意思为: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再能做到事到临头不慌不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赏析: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林鸿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也有与“船到江心补漏迟”连用的。

扩展资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处:

《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明代-佚名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到用时方恨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古代佳句集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字面意思为: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再能做到事到临头不慌不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赏析: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林鸿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也有与“船到江心补漏迟”连用的。

扩展资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处:

《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明代-佚名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第2个回答  2020-04-25
2017-09-18聊聊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字面意思: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最后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注释:
①书:知识。
② 到:等到。
③ 用:需要,有所用。
④ 时:时候。
⑤ 方:才。
⑥ 恨:悔恨,后悔。
⑦少:只懂那一点点。
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查看全部13个回答
客厅电视背景墙纸京东,精品惠聚
客厅电视背景墙纸京东家居家装,时尚趣味,告别单一色调和想象匮乏,别样品味,享受温馨惬意!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挽留一段感情_情感挽回

你知道情商高的人如何相处吗?-这么做会让TA对你死心塌地 情感老师教你留住爱人的心,希,请进入测试情感
河南省石墨之家科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什么?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为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 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再能做到事到临头不慌不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扩展资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原文节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少:只懂那一点点。 整句翻译:知识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只懂得一点点,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到用时方恨少
131 浏览67022019-05-22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是什么意思
该句的意思是:知识总是在应用时才让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它有多难。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输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的去翻书。 该句出处:《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1 浏览542016-01-1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句形容知识不够用,后句形容经历过苦难以后觉得什么都不是问题了。 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出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是南宋词人陆游写的一副劝勉联,全文就这两句。" 含义: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赏析: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主要还是再讲有些知识,需要用的时候用不上,因为当初没学好,有一些事情你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知道有多么难处理。
29 浏览4792019-08-0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的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 《警世圣文》原名应叫《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所以它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543 浏览99062018-08-0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什么啊?
学以致用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53 浏览64172016-04-15
3评论
热心网友2
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
热心网友1
谢谢你,你真棒!问:事非经过不知难的难读音是什么?谢谢了美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20-05-0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字面意思: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最后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注释:

    ①书:知识。

    ② 到:等到。

    ③ 用:需要,有所用。

    ④ 时:时候。

    ⑤ 方:才。

    ⑥ 恨:悔恨,后悔。

    ⑦少:只懂那一点点。

    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4-0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字面意思为: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再能做到事到临头不慌不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赏析: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林鸿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也有与“船到江心补漏迟”连用的。

扩展资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处:

《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明代-佚名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到用时方恨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古代佳句集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