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什么

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一下

  在谈论经济增长实质之前,我想先探讨一下体现经济增长实质的财富的实质。目前比较认同财富的涵义是指具有可交换性的对象。如马克思认为,财富的实质是价值,价值是量上一定的可交换性。财富的表现是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包括一切精神的或物质的东西。所谓"可交换性"即交换双方在品种上的相互短缺性。换言之,这种财富不仅具有以货币衡量的等同性-社会一般主观有用性,而且又在品种上为交换双方主体所短缺。当然,可交换性的隐含前提是可以被独占和让渡。由于任何社会一般主观有用性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有人的体力和脑力付出,因此,这种财富必然都含有所谓的"人类抽象劳动",不管这种财富的具体表现形态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种财富观与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的财富观是一致的,因为这个帐户体系的统计范围包括一切进人市场的有形和无形对象。

  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可概括为两派:供给决定派和需求决定派。前者又可分为供给数量决定派和供给质量决定派。供给数量决定派的代表人物有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哈罗德、麦迪逊和斯科特等。他们主要强调资本和劳动投人的数量对经济增长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增长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粗放型增长。供给质量决定派的代表人物有索罗、丹尼森、罗默、卢卡斯、罗斯托和舒尔茨等。他们主要强调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他们看来,凡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也就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技术、知识和制度等等。这种增长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集约型增长。至于需求决定派,其代表人物则有康瓦尔等。康瓦尔认为,需求决定产出,强调需求及需求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我国目前处以那种增长方式了?

  下面我们可以来看看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 从1978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快速扩张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比较高。1978-1995年,中国CDP的年均增长率为9.88%,在持续17年的时间里保持接近10%的经济增长,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第二,通货膨胀率较高。第二,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较大1978-1995年期间,GDP增长率的落差最大达到10个百分点以上。第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与以上经济增长模式对照,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持征是:第一,经济增长速度降低。1996-200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8.26%。第二,通货膨胀率降低。]996-1999年,中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年均上涨仅为0.26%。第三,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降低。GDP增长率的落差缩小到2.5个百分点。第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1996-1998年间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平均为70%,比1984-1995年间的平均水平提高了2.6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特点变化的原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特点的变化,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商品和服务总量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国内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状态基本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需求约束的增强和不同程度的生产能力过剩,被描述为初步的买方市场状态。这一变化意味着中国市场商品和服务的总量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商品和服务的供不应求状态,是形成简单的数量快速扩张测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冈;而其供大于求状态,则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特点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供给短缺条件下,由生产者决定商品的交换活动。因此、生产者可以将比较粗糙简单的加工产品卖比较高的价格,获得比较高的利润。这就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物价较快上涨,也使经济增长的质量较低。供大于求条件下,由买方决定商品的交换活动。这就迫使生产者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提高商品的质量、性能,降低其价格,从而会约束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低物价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工业化从一般加工工业规模扩大转向制造业结构升级。在短缺经济时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对一般加工产品的需求。劳动密集型一般加工工业的规模扩大是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在买方市场时代.市场竞争激烈了,一般加工产品的市场饱和了,因此,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使得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成为工业化的主要内容。一般加工工业技术含量低、加工简单、规模小、投资周期短、扩张速度快,是形成简单的数量快速扩张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对技术创新的要求提高、对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提高、对规模经济的要求提高、投资周期较长、风险大、扩张速度相对较侵,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特点的重要原因。

  三:城乡经济一元化的发展格局外始向一元化发展格局转变。一般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时期,由于产品生产规模小、技术简单、对专业化协作要求低、资金投入少、回收快,团此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相互支持使农村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在不同层次发展的二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制造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工业化时期,由于产品个产规模扩大、技术复杂、对专业化协作的要求提高、资金投入多、风险大、回收慢,使得工业制造业无法在农村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必须向城市转移。与此联系的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还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村经济的非农化开始与城市经济发肢、与城市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城乡经济发展开始向一元化格局转变。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工业化,是一个相对简单、发展质量比较低的过程;而农村工业融入城市工业制造业体系,农村经济实现城市化,则是一个比较复杂、发展质量比较高的过程。因此前者是形成简单的数量快速扩张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后者则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特点的重要原因。

  四.经济体制和机制从缺少责任转向明确责任。在短缺经济时期,由于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旺盛,因此生产和投资活动的风险比较小,经济体制和机制主要突出刺激生产投资增长的功能,而不需要强调生产投资活动的责任,而在买方市场状态下生产投资活动的风险比较大,承担生产投资活动的风险,成为经济规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经济体制和机制开始转向明确责任方面。缺少责任,也就缺少对经济行力的约束。在只有激励而没有约束的状态下,经济体制和机制必然成为支持简单的数量快速扩张型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在强调责任,强调对经济行为约束的状态下,经济体制和机制必然转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特点的至要因素。

  我们进一步可以把中国的GDP增长分为四个部分:劳动投入的贡献、资本投入的贡献、效率变化的贡献和技术进步贡献。并进一步讲中国GDP增长当中各种源泉的贡献的百分比测算出来可得下图:(资料来源《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节选》

  由上表可见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当部分归因于资本投入其贡献平均超过了50%.(在这里有一组2002年我国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见我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支持。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202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速度。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7251亿元,增长l 6.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6i84亿元,增长11.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36亿元,均长21.9%;集体经济投资完成5901亿元,增长11.8%;个体投资完成6280亿元,增长15.7%,可以拉动当年经济增长近2个百分点。)而技术效率变化对80年代早期相对了来说比较高点但90年代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属于一般水平,但不管怎样说技术进步的贡献都远远小于资本投入的贡献。

  归纳以上分析,我国这二十几年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从1978年到90年代中期的短缺经济的需求决定产出到90年代后的以资本和劳动投人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特点是总量关系变化、工业化内容变化、城乡经济发展格局变化和经济体制、机制变化的必然结果。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些关系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引起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变化非常识刻,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其主要动力来自于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其特点具有渐变性和过渡性、还不是一种稳定的、规范的经济增长模式。

  如果我们经济以后还仅仅依靠投入增加而增长,而不具有效率的改进,那它至少说明了两点: 其一,构架这种经济的制度存在缺点。因为它并不能带来效率。其二,这种经济的增长是有限的,而且会逐步进入收益递减阶段。所以我国以后的经济增长发展源泉只能且惟有是科技知识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即以更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而不是一味的以政府的投资和依靠外商直接投资(FDI)带动GDP的增长。在这里新加坡即是例子。从1966年到1990年,新加坡的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8. 5%,是美国的三倍;其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6.6%,每十年翻一番。这样的成就很象是一种奇迹了。其实不然。因为新加坡的经济成长和大规模动员资源相联系:其人口就业率从27%增至51%;其教育水准从1966年的半数工人无正规教育,发展到1990年三分之二完全中等教育;其物质资本投入则从产出的11%增至40%.即使没有正规的增长计算也可以看出,新加坡的这种增长基础具有某种不可重复性:其就业人口不可能再次成倍增加,其教育水平不可能达到人人拥有博士学位,其物质资本投入所占比例也不可能再从40 %增至70%。我们知道单纯投入驱动型经济走向收益递减是一种经济规律,所以新加坡的经济成长不可能保持原有的速度,在高增长过程中,效率本身不会取得多大改进。

  其实对于我国(包括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国际上还是有比较大的争议的。美国克鲁格曼教授认为:在这些国家走向繁荣的年代中,经济效率本身并没有继续得到增进。这种聚荣是一直靠大规模投入所维持的。这不仅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与日本奇迹也是不同的。日本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增长即是投入带来的增长,也毫无疑问包含着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其他经济与美国的经济效率差距丝毫没有缩小,而日本则正在接近美国。至于中国,其经济自70年代未以来的高速发展确实包含了两个方面:转向市场带来的潜力释放、效率提高,以及持续高投人带来的高产出。中国可能在下世纪前25年的某一时期在总量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但他"看不出这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因为所谓"最大"仅是按购买力计算的结果,如果按汇率计算,则中国的GDP仍然是很低的(我国2003年GDP为116694亿元)。购买力计算万法对于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军事工业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并不能表现这个国家在国际币场的竞争能力,说明其金融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地位在世界上不可能比日本更重要。他的经济可能会比日本庞大,但要在市场上成为日本有竞争力的对手却尚须时日。至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就只能在2030年以后再看了。在那之前,还有很多事可能发生。在他看来,经济学理论已经表明,无论如何,经济的增长具有两个来源:一是投人的增加,二是效率的提高。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收人能够在过去的150年中稳定增长,主要是这些国家经济效率握高的结果。

  而东亚经济增长专题的主要研究者、现在担任着斯坦福大学东亚中心主任刘遵义教授的认识即与克鲁格曼有所不同。他认为:面对同样的研究发现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他的解释是"比较积极"的。他说:东亚的经济成长主要是投入型的,而且主要是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主的。这正是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比较有效的办法。事实上美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是在很大程度上靠资本积累支持成长的。如果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过多投入用以开发技术的无形资本未必会带来效益。此外,东亚这种投入型增长仍有很多具体经验值得探讨。比如国家怎么能够动员那么多的资金呢?而且在资金动员之后,为什么能够比较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这些资金呢?如果说资金动员和鼓励储蓄的经济政策相关,那么有效分配利用资金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在这里,制度的效率是通过资金的有效分配显示出来的。有了大量资本,如果不顾效益地乱投资,仍然不可能带来较长期的高速增长。"

  刘教授在谈到资金分配时说,在中国依靠市场机制分配资金,就应当让资金流向有效益的企业,主要是效益好的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以及私人企业。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例如通迅、交通事业等。在这里,把现有经济分为老的和新的两块十分重要。他并不主张将老的国曹企业"私有化",更不主张在是否"私有化"上继续争论。"老的已经浪费就不要管了,不要再投钱造成新的浪费就行了。关键是新的钱怎么用。"有些国家储蓄比较低,老的东西怎么用就比较尖锐,比如前联就是如此,私有化也许是出路之一。但中国新增资源较多,应当把文章做在新的投资怎么发挥效用上。

  总结:尽管存在上述争论,但我国目前还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利用好我国目前的良好发展形势,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走向科技、知识为主要要素的增长方式是我国接下来的艰巨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04
就是国家有钱了,人民生活水平高了,大部分人民的钱包比以前鼓了
第2个回答  2019-08-25
其实就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知识财富的增加与革新,经济只是把这个过程的表达简化了。
第3个回答  2021-07-20
一直在思考,经济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此刻的生活是如此富足超过了过往。
今天遇到的一个事情,让我瞬间开悟。亲戚在三四线城市开少儿编程,发展的一个客户妈妈是卖保险的,于是被劝说买了一份儿童终身寿险。我算了下每年的缴费,互相可以抵消。经济就是这么拉起来的,双方都享受了服务,并且被满足。
深入想想,保险、编程教育好像也非必需品,相比医疗和公立教育这种消费,你可以说他是伪需求,也可以说他们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产物。
我们的经济越发展,这种非必需品的占比越来越多,演变的趋势就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逐渐满足。
而这一切不断的进化,依赖于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只需要越来越少的人,满足人们的底层需求,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会从事更高层次的满足。
表面上看经济发展、泡沫越大,深层次还是信贷在推动着。如果信贷收缩,赚钱少了,这些有的没得的需求就会减少,高层次的需求会萎缩,逐渐回归底层需求。但是我们人类很难再遇到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一是人类的需求满足如同鸦片,尝到甜头后很难再回到过去。二是信贷的作用,只会让这个过程收缩而不是刺破。
有人会说,系统总有崩溃的时候,但别忘了,技术在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事更高级的工作,去发现新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