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水?

我家是一个1.2M的水族箱,为什么我每次换完水后,水都会非常浑呢?硝化细菌我也用了,而且也有附着面,硝化细菌都放在过滤棉里面了,三个的时间我已经使了快一瓶细菌了,就是不见效啊?谁能告诉告诉我具体养水的方法呀?
什么样的消化细菌比较好呀?是瓶装液体的好,还是那种面装直接洒在水里的好呀?


水族箱

  大家都有一个观念,养鱼先养水。水是万物之源,如果鱼儿没有水是生活不下去的,可想而知水对于观赏鱼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养水?又该如何养好水呢?

  一、什么是养水

  简单的说,养水就是把不适合所养鱼类(热带观赏鱼)的水(这里指的饮用水)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之变成适合所养鱼类生活的水的过程。

  二、为什么养水

  养水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环境培养的过程。适合人类饮用的水对鱼来说往往是不适合的,还有不同种类的鱼水水质的适应性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所养鱼的适应性培养出适合它生活的水。

  三、养水需注意温度

  既然是热带鱼,必要的温度必须加以保证。饲养大型热带鱼的水温最好常年保持在25度以上,并且尽量避免水温的大幅变化。水温变化过快,首先容易造成鱼感冒,对于观赏鱼来说,这是一种足以致命的疾病。另外,白点病也大多是由于水温骤降造成的。本人的水温常年恒定在26摄氏度,我的鱼几乎从没得过白点病,一个值得信赖的高品质恒温器还是需要的。

  四、水的酸碱度

  各种热带鱼的原产地不同,喜好的水质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南美洲出产的各种观赏鱼喜欢酸性水质,非洲出产的热带鱼喜欢碱性水质,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鱼适合于中性水质。部分低档热带鱼因为人工饲养的时间比较长久,对于水质的适应力较强,但是很多高档鱼类如果饲养用水的酸碱度不符,很难成长良好,甚至丧命,七彩神仙就是典型。另外大型鱼中的狗仔鲸虽然体格壮硕,水混了都不怕,但是到了碱性水中过不了多久就会丧命。总的来说,碱水鱼和中性水鱼可以在弱酸性水质中存活生长,但是酸性水质中的鱼类在碱水中很难存活。但这并非绝对。


水族箱

  五、水的软硬度

  水的硬度高低取决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南方的水质较软,北方地区的水质较硬,但基本上都在热带鱼的忍受范围之内。部分地区以地下水为水源,水质极硬,不适宜作为热带鱼的饲养用水。南美洲的鱼类喜爱软水,非洲鱼和汽水鱼科的半海水鱼喜爱硬水,水的软硬度对于鱼的成长影响不大,但是对色泽和繁殖有密切影像,要想七彩神仙、各种灯鱼、亚洲龙色泽亮丽,并且能够成功繁殖,最好使用软水。繁殖灯鱼和七彩,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试桶装的纯净水。

  六、水的生熟度

  洁净的自来水十分卫生,但是并不适宜立刻饲养观赏鱼。尤其某些娇贵的鱼类,在自来水中很难存活。其原因就在于水太生。自来水中没有任何有机成分,对于鱼的皮肤刺激太大。长期饲养热带鱼的水质,水中溶解了部分热带鱼身上分泌的粘液,并且富含硝化细菌,这就是所谓的熟水和老水,最接近自然界中热带鱼生活的水质。因此在饲养某些珍贵品种的热带鱼时(亚洲龙、七彩、花罗汉),如果来不及困水,先让某些低档鱼在自来水中鱼闯缸是必要的,食人鲳、吻嘴、咖啡等就可以担当闯缸的勇将。同时还要加入硝化细菌。

  七、水的清洁度

  污浊的水质中各种有害细菌滋生严重,在这样的水中生长,即使身强体壮的观赏鱼品种也会被有害细菌入侵患上蒙眼、烂鳍、烂肉、水霉等疾病,而且污浊的水质也不适宜观赏热带鱼。要想水质清洁,良好的过滤系统是保证,要求有良好的物理过滤和富含硝化细菌的生化过滤能力。还有对于容易造成水质污浊的鱼类,比如地图鱼,一定要严格控制饲养数量。适当放宽饲养密度也是保证水质良好的方法。

  养鱼的“好水”是有一个评判的标准的,首先水质要无毒,清澈透亮,水的气味正常可略带水色、含有大量有益菌、溶解氧丰富、温度适宜、硬度PH等理化指标合格的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26
俗话讲,未养鱼先养水.说来简单实际是比较复杂的.

说实在的,让我来说,鱼玩的好不好,主要是看你玩水的把式.水能不能养好,我个人认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1\\晒晾水容器.

新老不同容器,养水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同为老容器效果也不相同.先说容器的优劣.瓦缸为上品,原因它是大口面,小底,四面透气.由它晒制的水,氧气充足.水温适度.再说容器的新旧,新容器是养不好水的.大家可能都有如此的经历,新容量老是养不活鱼,原因很简单,新容器有许多有害物质,长时间无法消除,如果用它养鱼,鱼儿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鱼儿是活不好的.因此说,花盆要新,鱼盆要旧,越旧越精贵.最好内挂绿苔,入水苔茸浮起,方为好盆.那么新盆如何快速除毒,简单可行的办法:用老水屯养,放在太阳下晒.20天后一定OK.

那么老盆是否一定就好?(养鱼容器双份最好.甲乙分别轮换使用.甲养鱼乙晒水,半月后乙养鱼甲晒水.)回答是否定的.如果换水后的晒水容器没有及时定期刷盆消毒,日积月累对鱼必然也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就是老盆晒水或晾水,定期在晒水前清洗消毒,周期为半月.

2\\晒水.水有生水,熟水,绿水,老水之分.

自来水,井水,河水等打上来不晾晒谓之生水.晾晒2日以上谓之熟水.熟水养鱼三日开始发绿,油绿透明,谓之绿水.绿水再养六七日,颜色浓绿发暗,沉淀物较多,叫之老水.养鱼用水最好用熟水和绿水.熟水比较适合养鱼苗,清澈透明,氧气充足,鱼儿舒服而食量大.绿水适合养成鱼.绿水中有较多物质有利于鱼儿的生长.老水可用来屯养新容器,再就是可以用来灌溉花儿.

3\\换水.换水分为天天换和全面换两种.

天天换是日常工作,换水时间为每日晚饭前后.方法就是虹吸出污物,加入生水至原位就行了.换水也要看多种方面:要看水的新旧程度\\鱼儿的多少\\喂食的多少\\鱼的排便情况\\天气情况,夏天多换,冬天少换或不换.晴日少换,阴天多换.等等.

全面换.晒水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彻底的换,而不是天天换用.大换水的周期,一般为半月.暑期换水周期要适当短一些,严冬周期要长一些
第2个回答  2006-10-19
最好用缸外过滤器.我的一米缸只用一个缸外过滤,每次换水一个小时后即可变清.不知你缸的底质是什么,底质如果太脏也会影响水的清澈度.如果有铺底砂的话,你抽出旧水时最好要用带底砂清洗器的抽水管. 大型鱼如果太多也会使过滤系统的负担加重.
硝化细菌我从没用过,你每次清洗过滤棉不要冲得太干净,一般来说上面附着的原有硝化菌已经足够了,只是刚清洗过滤棉后恢复得慢一些而已,我个人觉得添加硝化菌的作用不是很大.
过滤系统最好改进一下,想加快缸中水循环过滤的话可以安装个小缸内过滤泵使水形成对流.
养水归根到底还是和过滤的关系很大.
每次不要等到感觉水脏了才去换,平时一周可以少量地换(四分一到五分一)一个月左右换三分一.如果可以的话可栽种些水草,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中和与有害物质分解也有帮助.
要把水养好就要保证充足的过滤与光照,平常所说的闯缸我基本没用,每次我如果有清缸换水时一般就是打开过滤持续打氧三天左右就把鱼儿放进缸中了,当然最好先用命比较硬的鱼放进去试半个钟头看看比较保险些.
再具体些的我也讲不出什么道理了,你可以选择性地试试.上面复制的资料也不是都没用,只是有些讲得比较机械而已,实践也要稍微和理论参考一下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改进.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介绍点经验,你试试便知了.
1 换水时请洗净过滤棉,上面的污物会使水发浑.
2 水族箱底有没有砂石?如果有的话请翻洗一下,多次冲洗,直至水清.
3 请把水族箱内部玻璃用刷子刷干净,其表面的污物很多的.
4 循环泵要拆下来用水龙头堵住用力冲,冲出循环泵内的污物.
5 水族箱内把鱼类养大不是主流,鱼主要是用来观赏的,因此平时喂食时尽可能少喂,要知道,鱼是很难饿死的,过多的鱼食会使水浑浊.
6 如果循环泵不能使水很快变清的话一般是因为循环泵比较小的原因,换个大的循环泵.
7 硝化细菌等都是表面上的事,不实用,你洒点盐就够了.
最后一点注意了,尽量少喂鱼食,别担心,鱼饿不死的,少喂食是水清的关键因素.切莫喂蛋黄之类的东西污染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10-19
赞成这种方法:
一、在饲养某一品种之前,尽量了解该品种原产地水质资料。
目前所养殖的热带鱼多是人工繁殖过无数代的品种,在异域长期饲养的原故可以略微增加鱼对异域水质的适应性,但这种适应是有限的,尤其是繁殖必须和原产地的水质状况相近,否则难以成功。
例如非洲凤凰(Melanochromis auratus)它是原产于非洲马拉维湖的慈鲷科鱼类,经适应后可以在硬度<4°dGH的水体中健康生长,但繁殖至少在12°dGH以上才能成功。又如饲养玛丽鱼(Poecilia latipinna)或金古(scatophagidae argus)的水中最好时常放些盐,否则容易生病,因其原产地是在咸淡水和海水中,又比如说红莲灯(Paracheirodon axelrodi)原产于南美洲有树荫遮掩下的酸性水域,pH值在4.6~6.2之间,硬度4°dGH左右,如果饲育者把它置于和非洲凤凰一样的水质中是无法适应的。有些鱼类原产地水质多变,对异域的水质也能轻易适应,这种鱼类容易饲养,比如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等。
了解了鱼类原产地的水质状况,调节水质就有据可循了,对于喜硬水的鱼类,可以通过放珊瑚砂调节硬度、对于喜软水的鱼类可以用草泥丸作滤材来调节硬度,对于喜酸性水的鱼类,可以通过少换水,放沉木等方法改变水质,对于喜咸水的鱼类最简单,每次换水后补充些海盐(食盐也可)就可以了。

二、有规律的换水,勿使水质变化过快。
对于许多鱼类而言,水质的适应范围并不是很窄,如果缓慢地改变酸碱度、硬度等水质指标,鱼还是能适应的,但突然的水质改变,尤其对于长期在某一稳定、狭窄的水质范围内饲养的鱼类伤害会很大。例如七彩神仙(Symphysodom aequifasciata)当其长期在某一稳定的水质状况下饲养,长期不换水,有一天因换水量稍大,pH值变动在0.1以上,该鱼就会有反应,但如果饲育者对该鱼每天都换水1/3以上,pH值变动在0.3以上,其也能适应这种改变。对许多鱼类而言,很难说每天(周)换水几分之几最合适,这需要根据鱼的密度,投饲的情况,过滤设施的有无,以及其功率的大小等具体情况而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规律的换水,至于换水比例可灵活掌握,例如在马来西亚,当地许多热带鱼养殖户每天都需要换掉4/5的水,鱼完全适应了这种方式,原因只是习惯成自然。
三、利用过滤设备稳定水质
鱼类的代谢废物及残饵有一部分可能被饲育者换水时吸除,但还是会有累积下来的废物,至少鱼类的尿液是无法完全排除的。这些废物需要依靠细菌分解成对鱼类毒性很小且能被水草或被藻类吸收的硝酸盐。当这些代谢废物或残饵的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可由水族箱这个生态系统自行调节达到平衡。但时间过长,这些废物残饵的量积累往往会超过水族箱自我平衡的水平。容易出现水质恶化的现象,这就需要发挥过滤设备的作用。无论何种过滤设备,无非是让水族箱中的水经过一层或多层滤材再回到水族箱中。滤材不仅可以阻隔大的有机颗粒,而且多孔疏松的滤材还有利于有益菌大量生长,这种有益菌的大量存在,极大地提高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使水质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
四、控制生物量,控制投饵量,及时吸污,适当降低水温。
控制生物量主要是指鱼类放养密度不要过高,密度过高, 不仅易使疾病流行,而且代谢废物过多,水质容易恶化。控制投饵量也是同样道理,而且鱼类的残饵应及时吸除。如果是家庭为欣赏的目的而饲养观赏鱼,不用每天投饵,一般每3天喂一次,这样水质易控制。适当降低温度的目的也是为了放慢代谢速度。例如同一个水族箱同样饲养当水温32℃时就比水温22℃时水质更容易恶化。当然要根据不同的鱼适当的调节,例如孔雀鱼18~20℃并无大碍,但七彩神仙低于24℃状态就会不太理想。
五、利用水草稳定水质
水族箱中绿意盎然,错落有致如梦似幻的水草造景,不仅能让您感受到勃勃生机,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鱼类呼吸产生的CO2,释放鱼类需要的O2,使生态系统趋向平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