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五子简历

民国小五子简历

冯庸大学的创始人冯庸(1901-1981),原名冯英,字镇雄,祖籍陕西,是奉系军阀冯德麟长子。
冯庸与张学良同年出生。因父辈的关系,两人从小常在一起,有如兄弟,既是"通家之好",又是"总角之交"。张学良小名叫"小六子",冯庸的乳名叫"小五子",但张学良大冯庸几个月,所以冯庸称张学良六哥,张学良叫冯庸五弟。冯庸与张学良志趣相近,思想相投,自幼义结金兰,同号"汉卿",以示相互激励,意在表达二人丹心报国、救亡图存的远大理想。在东北处于半殖民地的困苦环境中,张、冯二人深明民族大义,特立独行,,行事忠勇豪侠,被誉为引领风潮的"东北两公子"。
冯庸年轻时善于骑马、开车,喜好古代兵书,经常和张学良一起研文习武。1919年,冯庸进入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学习,张学良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次年毕业后,两人都加入了奉军。1921年,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称帝,宣布脱离中华民国独立。时任蒙疆经略使的张作霖,特派师长邹芬为援蒙指挥官,冯庸以少校参谋的身份随军远征。以贵公子之身,不畏艰难困苦,毫无怨言地奔驰于沙漠荒野之地,深为张作霖所赏识。
在东北空军创办时期,东北航空处总办张学良特任冯庸为航空处上校参赞,编成了飞龙、飞虎、飞鹰三个飞行队,为东北空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空闲之余,两人勤习飞行技术,掌握了娴熟的飞机驾驶本领。1925年,张作霖任命冯庸取代张学良就任东北航空处少将司令一职。任职期间,冯庸殚精竭力,为东北空军培养了不少人才。抗战时期著名的空军英雄高志航,就是冯庸选派到法国留学所造就的出色人物。
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庸任奉军装甲车司令部司令,负责节制、指挥铁路上的装甲车部队。当时该装甲车司令部受三、四方面军团司令张学良、韩麟春指挥。在一次战斗中,装甲车部队全军覆没,冯庸只身逃出,按军法当处以死刑。韩麟春要枪毙冯庸,但张学良念兄弟情谊,极力从中斡旋,免其一死,只撤去职务。冯庸无兵可带,无仗可打,渐渐感到仕途无望,便于1926年奉其父之命,辞谢了东北空军少将总司令及装甲车司令二职,决心脱离军政舞台,振兴实业,专心致力于发展奉天大冶铁工厂和大冶工业专科学校。1927年,张学良推荐冯庸任奉军战车总队少将总队长时,冯婉言谢绝。追答

毁家散金,不义财用于有益之处。
冯德麟去世后,冯庸以长子身份主持家政。当时东北著名的爱国人士阎宝航正在奉天办平民学校。冯庸在他的劝说和影响下,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创办冯庸大学。
1926年秋,冯庸开始着手清理家产。冯德麟作为奉系军阀早期将领,二十多年间,巧取豪夺了庞大的家产,可算得东北首富。冯庸说:"我父亲的财产很多来得不义,我要把不义之财用于有益之处。"为此,他不顾亲属反对,规定了几项散财办法:一、凡属有据可查,过去被冯家霸占来的房地产,一律无条件归还原主;二、凡是以低价巧取豪夺而来的财产,听凭原业主意见,要钱的,按实值补价,要产业的,以原价赎回;三、冯家居住的北镇县,凡与当地中小学毗邻的房产,全部捐献给学校。
此举在当年曾经轰动一时,人们对冯庸交口称赞,有诗赞其"翩翩浊世佳公子"。
冯家最大的一片土地在通辽县,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清理家产后,冯庸在通辽设立了校产监理处,统筹管理冯家的企业矿产、商铺药厂等,将所有收入均作为办理大学的费用。
1927年春,冯庸在奉天西郊汪家河子、也就是现在的铁西区滑翔小区一带,开始兴建冯庸大学。这块土地原属冯家,约30万平方米。4个多月后,荒凉的旷野上就出现了一片雄伟的新建筑,冯庸大学200余间校舍宣告落成。
1927年8月8日,冯庸大学成立,冯庸自任校长。学校的主体建筑为忠楼、仁楼及礼堂。三座楼用廊道相接,内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等。另有食堂,教职员工宿舍及医院等多所附属建筑。实习工厂有电气实验厂、机械实验厂、材料强弱实验厂、发电厂等。还有体育场、游泳池、滑冰场以及足、篮、排、网等各种球场,并有汽车、摩托车、马匹等。距主楼稍远的地方,还修建有小型飞机场,这在当时国内大学是绝无仅有的。
在冯庸大学创办的过程中,张学良始终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支持,不仅在冯庸大学建校时捐赠了经费,还将自己在奉天大冶铁工厂和大冶工业专科学校的股份赠送给了冯庸大学。现存的那对石狮子也是张学良专门选择了上好的汉白玉,请人雕刻后赠送给冯庸大学的。当时,两只表情愤怒的石狮子立于冯庸大学校门口,均面向距冯大200米处的南满铁路,表达了冯张二人对日本人的愤恨之情。
冯庸大学虽然建校时间比东北大学晚四年,但其发展十分迅速,很快就成了与东大并驾齐驱的名校,对当时一心向学的青年学子产生了巨大的感召作用。

危难之时,六哥五弟的手紧握在一起
张作霖被炸死之后,奉军群情激愤,报仇之声响彻云霄。早已不问政事的冯庸专门来找张学良,向张学良建议说:"对于日本,我们一定要暂时隐忍,是为上策。请六哥务必先谋求全国团结统一,然后以全国之力,再图雪国耻、报家仇。"张学良听后,深以为然。1981年3月4日,在冯庸先生追思会上发言时,张学良将军还郑重地提到了这一点。
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冯庸率领冯庸大学自发组成的义勇军三百余人,开赴黑龙江省海拉尔地区守卫国土。在"中东路战役"的西线战斗中,冯大师生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冯庸不顾自身安危,亲自驾驶该校的一架飞机侦察、作战,对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起到了支援和配合作用,也使冯庸大学更加为国人瞩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多年后,当记者询问当年中东路驾机作战的英勇事迹时,冯庸开始笑而不答,随后则说:"我当时并不是不知道我们的力量不如人,只是为了鼓舞士气。我当时是抱着不计生死的决心的!"热血好男儿的大丈夫气概溢于言表。
冯庸大学的办学经费全由冯庸个人出资,早在筹办大学时,别人就劝他说:"工科学校用款很多,并且又是大学,恐怕不是容易的事,先生既有这样的热心,不如募捐,所谓人多力量大,办起事来比较容易点。"冯庸却说:"我因为社会的混乱,欲挽狂澜于既倒,所以才破产兴学,以改造社会,造就新中国的青年。若到社会上去募捐,筹款虽然容易,倘若成绩微渺,我怎么对得起社会呢?不如我自己作出彻底的牺牲,功罪都在我一人,心中会觉得更安慰些。"后来,冯庸大学因不断扩充、发展,经费一度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冯庸只好向张学良求助。
据档案记载,1930年7月14日,冯庸从天津给在葫芦岛的张学良发去电报:"庸破产办学,誓以此生为国服务。刻周转为艰,恳请援助,两代深交,曾蒙培植,望露心殷,敬候明教电赐。天津六国饭店冯庸叩。寒。"张学良立即回电:"天津六国饭店冯校长镇雄弟鉴:寒电奉悉。承嘱之件,兄必尽力帮助,弟在津用或在奉用,为数几何,用何手续,统希见告。兄张学良。铣(16日)印。"表示愿意慷慨相助。冯庸十分感动,又给张学良发电道:"葫芦岛司令长官鉴:铣电敬悉。拜受大义,深蒙重爱,感激无极。庸准即日东归转道赴岛,晋谒旌前,敬聆诲教。海天风动,伏祈珍贵。冯庸叩。皓(19日)。"
冯庸在回奉途中去葫芦岛会见了张学良,获得了数额可观的经济援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