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逻辑和动态逻辑的创新的逻辑是什么?

如题所述

能够激发创意灵感的思维规则!
从这一点来看,形式逻辑显然不具备这一功能。所以,我们可以推断:以跳跃联想、发散思考为主要形式的创新思维与以因果联想、收敛思考为主要形式的推理思维遵循着两套截然不同的逻辑体系。
显然,逻辑学在诞生之初是带着巨大的残缺降临于世,以“推理思维”为研究主体的推理逻辑学本应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但却迟迟未降生,从这个角度来讲,形式逻辑学一直缺少自己的另一半。遗憾的是,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仍未看到以“创新思维”为研究主体的创新逻辑学诞生。传统的逻辑学家们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旧体系的细化与修饰上,却没有人想到低头关注一下逻辑学大厦的地基是否有问题。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形式逻辑就像是古代的炼金术,而不是现代的化学学科。它虽然是源头,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但却不是终点,没有构成完整的逻辑学体系。纵观科学发展史,任何学科的进化都是靠不断的自我否定来获得新生,逻辑学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创新逻辑学的一些构想,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有志之士对这个课题的兴趣和研究,共同来完善逻辑学的结构体系。
我个人认为完整的新逻辑学的结构体系就像是太极模式,它包含了阴阳两部分:
1)以推理思维/推理逻辑为代表的“阴”。
2)以创新思维/创新逻辑为代表的“阳”。
在新逻辑学体系中有两条基本规律——收敛律和发散律。
1)收敛律:归纳法和演绎法遵循的根本法则(适用观察/分析——以是非为评价体系)
2)发散律:多维法和跳跃法遵循的根本法则(适用设计/创新——以优劣为评价体系)
关于发散律的界定可以用三条规则来说明:
规则1:创意的结果维度越多,越不重叠包容越好。(多维法)
规则2:创意的结果越远离前提,联系越不紧密越好。(跳跃法)
规则3:当规则2优于规则1,跳跃法得到的是必然的“优”,多维法得到的是或然的优。
最后,我想用一个简洁的公式来总结完整的逻辑学结构体系:
新逻辑学=推理逻辑学+创新逻辑学 演绎法得到的是必然的“对”,归纳法得到的是或然的“对”。
演绎法和归纳法是建立在“求同联系”基础上的观察和推断。
演绎法——在整体“同”属性之内,确定个体的属性“同”。
是对整体联系网络之内的某个节点要素的“是非”判断。
因为是联系网络控制之内的要素,所以节点为必然的“真”。
归纳法——在整体“同”属性之外,确定个体的属性“同”。
是对整体联系网络之外的普遍节点要素的“是非”判断。
因为是联系网络控制之外的要素,所以节点为或然的“真”。
以上是从“联系”的角度看演绎法和归纳法。
万物负阴抱阳,逻辑律也不例外。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阴逻辑律(收敛律):观察/分析的逻辑。
例,分层、分类、分元(于发散中求收敛的确定性)
阳逻辑律(发散律):设计/创新的逻辑。
例,求同、求和、求创(于收敛中求发散的模糊性)
旧逻辑以研究系统要素为出发点——务实!
新逻辑以研究系统联系为出发点——务虚! 当大自然赐予人类一个会思考的大脑时,同时也做了无形的制约,尽管通常我们感觉不到这种约束的存在,但每当人类向往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时,头脑中的这种制约就会像透明的天花板一样阻隔思维的触角,让人类对客观世界更高层次的认知处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大千世界是以多维状态展示在人类的眼前,但人类对它的理性认识却只能是一维的,即在同一时间人们只能在一个维度上思考。比如当人们看到一朵美丽的鲜花,对它的视觉感知是多维的,这包括花的形状、颜色、娇艳度、背景等,但如果对它进行分析或交流的时候,我们只能一条一条分别描述,不可能同时将花的形状、颜色、娇艳度、背景等要素呈现出来。这种一维的思考方式就是大自然对人类头脑的制约。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会明白以形式逻辑学为代表的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在一维逻辑规则下的思维活动。形式逻辑学清晰地将事物界定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思考和交流,如果在一维逻辑规则下出现同时亦此亦彼、亦黑亦白、亦对亦错的情况,大脑就很难理解,思维会陷入混乱,人们也将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按照形式逻辑学的规定,这种情况就属于矛盾的、不合逻辑的、错误的。
人脑思维的局限性使它只能在一维逻辑规则下运行,而现实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又是多维的,这就产生两个重要的问题:
1)一维的主观思维能否认知多维的客观世界?
2)低维的主观逻辑能否解释高维的客观逻辑?
众所周知,人脑不能理解或很难理解的事情不等于现实中不存在的。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同时存在亦此亦彼、亦黑亦白、亦对亦错的情况出现,比如:
一个人既是善的也是恶的;
一件事情既是对的也是错的;
一个公式既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一对矛盾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一种竞争既是利己的也是利他的;
……
对这类“超常规”的现象,一维逻辑是无法解释的,但在多维逻辑看来则很容易理解,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从属包含关系来剖析一维逻辑与多维逻辑之间区别:
一维逻辑规则:(A包含B/B包含C)成立,且(A不包含B/B不含C)不成立。
多维逻辑规则:(A包含B/B包含C)成立,且(A不包含B/B不含C)成立。
在多维逻辑规则下,对立矛盾的情况可以并存,这就像一个蛋塔型结构,你从上往下看是A包含B,B包含C,大圆套小圆,环环相嵌。如果你从侧面看则是A不包含B,B不含C,小塔坐大塔,层层叠叠。在二维空间无法理解的事情,在三维空间则一目了然。
假设人类的思维被限定在只能理解二维空间的现象,显然在三维空间出现的正确结论人类是无法理解的。不过人类是幸运的,尽管人脑的主观思维方式是一维的,但人们可以将多维的事物剖析分解,逐一认知,然后输入到头脑中重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至于这种虚拟仿真的拟真度有多少,这就要取决于个人的思维能力的高低了。一般情况下,思维能力越强,头脑可控的思维维度越多;思维能力越弱,头脑可控的思维维度越少。这就像杂技演员可以同时抛接七八个球轻松自如,让人眼花缭乱。而普通人抛接三个球却手忙脚乱,最后一个球也接不住。
纵观科学发展史,人类最早的科学研究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分解—还原”的局部观基础上的,这并非是人们不知道整体观的好处,实在是因为当时人类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一维一维分解事物的局部观是唯一能帮助人类深度认识复杂事物的思维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一维的主观思维是可以认知多维的客观世界。不过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一维分解多维基础之上,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
2)低维的主观逻辑不能解释高维的客观逻辑。人们要想认识理解复杂事物就必须培养学习与之相应的复杂逻辑,一维逻辑永远解释不了三维逻辑世界中的规律。这就像毛毛虫感受不到天空的存在一样,只有当它作茧化蝶后,它才会知道空舞飞翔的滋味。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主观逻辑的维度呢?
简单讲,当一个人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时,他的思维维度是一维的,主观逻辑是一维的。如果他可以“同时”从多个不同角度看问题时,他的思维维度是多维的,主观逻辑是多维的。当然,人是不可能同时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但经过长期实践训练人们可以做到在短时间内,从多个不同角度看问题。而当这一时间足够短的时候,人们就获得了“近似”多维思考的本领。一般情况下,个人的经验阅历越丰富,思维层次越高,他在思维活动中“同时”可控的思维维度就越多,主观逻辑的维度就越高,这样的头脑在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时自然就灵活机敏,智慧超群。相对而言,那些只会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就显得机械僵化,反应迟钝,喜欢钻牛角尖。
从某种程来讲,一个人头脑聪明与否与他的主观逻辑维度的高低成正比。在现实中,成人比儿童的主观逻辑维度高,所以成人比儿童更聪明;领导者比员工的主观逻辑维度高,所以领导者比员工更机敏;专业学者比普通人的主观逻辑维度高,所以专家学者比普通人更睿智。
在柔性思维理论中通常把一维逻辑称为静态逻辑,一维逻辑思维活动称为静态逻辑思维;把多维逻辑称为动态逻辑,多维逻辑思维活动称为动态逻辑思维。
一维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清晰的/确定的/机械的/直线型的;
多维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模糊的/非确定的/灵活的/立体型的。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静态逻辑和动态逻辑在思维活动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直接逻辑思维——救赵或不救赵
间接逻辑思维——围魏救赵
动态逻辑思考——既救赵也不救赵。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背景环境(逻辑维)下,结果不同。
1) 日常逻辑维:不对
2) 比赛逻辑维:对
3) 法律逻辑维:正当防卫对,否则不对。
动态逻辑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论迹逻辑维——万恶淫为首
论心逻辑维——百善孝为先
动态逻辑思考——善恶评定需要双重标准。 有关时间的悖论,最著名的是“芝诺悖论”: 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若海龟在阿喀琉斯前一段,则阿喀琉斯永远赶不上海龟,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慢跑者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发点在等着它,有无限个这样的出发点。所以,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微观逻辑维——阿喀琉斯与海龟之间的起点无限多的。
宏观逻辑维——阿喀琉斯与海龟之间的距离有限长。。
动态逻辑思考——阿喀琉斯能追上海龟。 几个世纪前,罗马教廷出了一本书,书中用当时最流行的数学推论,导出“上帝是万能的”。一位智者针锋相对地问:“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教廷回答说能的,那上帝不能搬动他创造的那块石头,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廷回答说不能,那么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所以上帝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由此那位智者导出“上帝不是万能的”。
自我逻辑维——上帝不是万能的(上帝造不出自己搬不动的石头)
常人逻辑维——上帝是万能的(上帝相对对人类而言有无限大能)
动态逻辑思考——上帝既是万能的也不是万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