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张飞!为什么听命于刘备?

如题所述

1、传统的忠义思想。古人对待忠义的态度远非现代人特别是解放后出生的人所能理解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古代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一旦追随某位主公,就生死与之。不光关羽、张飞这样忠于刘备,另外几个势力集团也有很多这样的忠臣义士,例如陈宫之于吕布、沮授之于袁绍、典韦之于曹操、周泰之于孙策。。。很多很多。
2、相性的原因。有所谓君臣知遇、君臣契合的说法。刘关张三人就是特别投缘,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跟别人就不亲。关羽自然不愿意降曹。
3、刘备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一自然有他过人之处,特别是在笼络人心方面,否则象诸葛亮这样的奇才也不会鞠躬尽瘁的为他家卖命。
4、关于共同理想的问题。那时候人们对国家的观念远不如今天这样强烈和鲜明。士效忠的是自己的主公,也就是所谓的家臣。大的家族、门阀甚至可以左右朝政,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所以一开始他的势力是最大的。至于关羽、张飞,最早遇到了刘备,风云际会,金兰契合,自然一辈子要效忠于他。
5、关于张飞我再说两句。历史上的张飞是一员猛将也是一员儒将,是个书法家,至今还有他书法的摩崖石刻。三国演义中把他脸谱化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4
1、传统的忠义思想。古人对待忠义的态度远非现代人特别是解放后出生的人所能理解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古代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一旦追随某位主公,就生死与之。不光关羽、张飞这样忠于刘备,另外几个势力集团也有很多这样的忠臣义士,例如陈宫之于吕布、沮授之于袁绍、典韦之于曹操、周泰之于孙策。。。很多很多。
2、相性的原因。有所谓君臣知遇、君臣契合的说法。刘关张三人就是特别投缘,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跟别人就不亲。关羽自然不愿意降曹。
3、刘备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一自然有他过人之处,特别是在笼络人心方面,否则象诸葛亮这样的奇才也不会鞠躬尽瘁的为他家卖命。
4、关于共同理想的问题。那时候人们对国家的观念远不如今天这样强烈和鲜明。士效忠的是自己的主公,也就是所谓的家臣。大的家族、门阀甚至可以左右朝政,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所以一开始他的势力是最大的。至于关羽、张飞,最早遇到了刘备,风云际会,金兰契合,自然一辈子要效忠于他。
第2个回答  2007-01-16
说个搞笑版的,大家都知道,刘备是卖席子的,张飞卖猪肉,关羽卖绿豆,当时他们结拜的时候打赌谁把一片羽毛扔得最远谁老大,张,关较傻用扔,刘聪明用吹,结果刘备赢了,这是我还上小学的表弟的中华古典故事上看来的。当时看完了,就想笑啊!
第3个回答  2007-01-15
这样的几个原因值得重视:一是刘备的出身。据《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就是说,刘备是标准的汉室宗亲,具有承继汉统的天然的合法性。关羽、张飞二人早年追随刘备,与刘备的这个身份有着重要的关系,他们二人正是看中了刘备的这个身份,才死心塌地地为追随刘备的;二是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人关系非常好。据史书记载,刘备与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非常非同一般。关、张二人能够一如既往地对待刘备,是与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分不开的。
第4个回答  2007-01-15
当时的社会文明造就了忠义的根深蒂固.何况他们三人都是忠义之士,桃园结义,共创大业.以刘备为兄长.关羽和张长当然听命于刘备,一是兄弟情.二是君臣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