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的研究项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词典的研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2002-2005)。
《中国学生中级英语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助。
《中文详注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
《汉译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
著 作(1997-)
2002, “《老子》的版本与英译”《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4卷第6期。
2002,“导读” ,载于Jean Aitchison, The Seeds of Speech: 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言语的萌发:语言起源与进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与金福芬合写),《清华大学学报》,第17卷增1期。
2001,“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 (与陈辉合写),《当代语言学》第3卷第3期。
2000,“《红楼梦》和《石头记》:版本和英译名”,《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2卷第6期。
2000,“导读”,载于D. Biber,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英语史:从古代英语到标准英语》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2卷第5期。
2000,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ncessive marker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Pathways of Change: 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 (Studies in Language Companion Series), ed. by Olga Fischer, Anette Rosenbach and Dieter Stei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The degrammaticalization of addressee-satisfaction conditional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Advances i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 by Jacek Fisiak and Marcin Krygier.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8,“The Stage as a Mirror”, 载于顾曰国主编 English Through Literature: Help Yourself to a BA Course Series( 《文学阅读与欣赏:“专升本”高级英语自学系列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王佐良先生的彭斯翻译”,《外国文学》第2期。
1997, “普遍唯理语法与《马氏文通》”,《国外语言学》第3期。
1997,“论莎剧重译(上)”,《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1997,“论莎剧重译(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翻 译(1997-)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2001,《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中英对照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陈国华主译,无个人署名)。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Laurence MacPhee,《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王克非、白济民、陈国华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审 校(1997-)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徐萍萍(主编),《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编),《中国小学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编),《中国初中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Aderson, R.G.W., 《大英博物馆》,Atlas Translators 译,陈国华审校。伦敦:大英博物馆出版社,199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