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工龄工资高低不影响退休金吗?

如题所述

工龄和退休工资有关吗?

工龄是一个非常老的概念,一般指的是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者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退休工资只不过是大家习惯上的叫法,因为过去退休后我们领取的待遇是工资的一定比例。过去的时候叫做退休费或者退休金,现在由于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因此改叫养老金了。

按照过去的工龄、退休费衔接制度,工人是怎么计算退休金的呢?根据1978年《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发放本人标准工资的90%;解放战争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发放本人标准工资的80%;建国后参加工作的,工龄20年以上发放本人标准工资的75%,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发放70%,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发放60%。工龄不满10年不予退休。

现在的退休制度已经改变了

1986年,国家率先在国营企业实践劳动合同制建立退休养老基金制度。1991年国家对于企业职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起养老保险。1995年,国家又逐渐完善起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2005年,国家再次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才形成了现在的养老金计算模式。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退休后基本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过渡性养老金一般指的是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前的缴费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偿。

其实,现在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已经不再有工龄的影子。所谓的工龄已经被缴费年限替代。缴费年限主要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有企业固定工人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视同缴费期间,个人不用缴费国家代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比如其他因素都一样,基础养老金计算时,缴费年限15年养老金待遇只有缴费年限30年的一半。个人账户养老金,也需要靠长期的个人账户累计余额缴费积累和利息计算。

工龄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吗?先说坏处,现在如果我们参加工作,用人单位没有给我们缴纳社会保险。这种情况下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当依法维权。如果没有维权成功,用人单位确实没有缴纳保险的话,是不计算养老金待遇的。相对而言也有好处,那就是我们随时可以跳槽或者选择灵活就业,在过去如果我们被单位辞退或个人辞职,连续工龄要从重新就业开始计算。

除了缴费年限,实际上缴费基数也是影响养老金待遇的重要因素了。缴费基数的原型实际上就是本人的工资总额标准。所以,影响养老待遇高低的始终是工资+工龄,不过现在一般叫做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当然影响工资水平了。视同工龄指的是养老金缴费的金额,缴费金额少养老金按照公式计算出来就相对少,反之养老金就会相对较高。所以视同工龄也是计算养老金的一个指标,一定会影响养老金的高低的。
第2个回答  2020-10-22
当然没有影响。养老金待遇计算主要与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历年缴费水平高低、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等因素有关。
第3个回答  2020-10-22
视同就是刚开始普及社保时,你之前的工龄算你上保险了,算退休金时参保工龄和视同工龄一样,可以相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