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不听从班主任安排的学生

如题所述

当老师的都知道,学生顶撞教师的事件常常发生。如当面跟老师对嘴顶撞、背后辱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当面动起手来。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引起和学生的冲突。出现了学生犟起,对老师的话不听从不予理睬,甚至动手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从小处讲对学生、家长和班主任本人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从大处说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顶撞事件时,应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在我的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就曾经遇到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记得二零零六年的十一月,二零零八级二班,就是现在的三、二班还没拆开的时候,由于缺教室那时是一个大班,班上又近七十多人挤在多媒体教室里,由于人数众多,学生座位的调整就成了班主任的一个难题!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收到学生要求调整位置的要求,我尽可能的去满足每位学生的要求,问题是调整座位是一个相互的事情,你满足了这个又要去动那个!难,就难在这里!为了便于协调和安排我就在班上规定一些要求调整座位班规,其中,有一条讲,如果上课违纪就要把座位调整到最后一排!
一天,有一个名叫叶渝的女生上课违纪被记录下来,我知道后,利用班会时,就想按照班规把她调整到后排。上课之后,等教室安静下来,我就说:“叶渝,你到最后一排去座!”我两眼盯着她,等着她行动!同学们也都在等着,可是我看她一点搬动的意思都没得,我心里咩:她没听见吗?于是,我有大声的说道:“叶渝,你违犯了班规,请你搬到最后排去座!”可是她仍未有动位子的意思!我看她把头偏向一边,身体一上一下的抖着,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这下可把我一下惹火了!心想,虽然你是其他班转过来的,也不至于连班主任的话都不听啥,况且你还是违犯的班规,在这以前也有违犯班规的也都听从了安排,你居然不理睬的样子!随后,我就大吼了一声:“叶渝!听到没得,搬到最后一排去座!!”这句话是否起了作用,就听她大声说到:“不呀!我又没有犯错误!凭啥子要搬吗!”我说道:“难道班干部还会冤枉你不成?他们根你又没有仇怨!而且全班同学都看到的,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你否定不了的!”说了半天她还是刚才那副样子,就是不动!我是在是火了,就叫她上讲台来站起!可是她还是不动,这也喊不动,那也喊不动,我简直好像是没得法了!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
此时,面对班上几十号同学,我这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作为一个教师,更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我的尊严、威严还有一个班主任的智慧、理智就像向是狂风吹落叶,被这一气全都没得了,我冲下去就去拉,想把她拉到讲台上,挽回我的班主任的尊严!没想到她居然推我,不让我拉她,我凭着成年的一点力气还是把她拖到了讲台上!还在拖的时候。把她的防寒服的帽子,拖滑落了,到了讲台上就开始哭。我在众目睽睽之下终于把她制服了,这是我当时的简单的想法!我抱着手也站在讲台上,气胀红了脸,怒视全体学生和她。全班同学也齐唰唰的看着我和她!教室里很安静,处理叶渝的哭啼声!接下来,我就大开言论,特讲大讲了一番班规班纪,想借此机会“杀一儆百”。我还班上说叶渝必需把家长请到学校来!讲完叶渝还在那里啼哭,心想这咋办呢?特别是看到她的帽子被我拖掉,心里就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理亏,心一下啊就软下来了。不过一会儿下课铃响,下课后我又去给她作工作,还主动提出帮她拿出去补衣服帽子。通过做工作她勉强同意调到后排去座。事情就这样处理好了,完事后可我就是安心不下。
第二天,早到堂是已经打了早自习的玲,叶渝居然还没有来上课,她是二机厂的住读生,心想这肯定是她故意在找茬。我就及时叫一个同寝室的同学去找她,去的同学回来告诉我说叶渝就在校门外面就是不进来。心想她又来挑衅了!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沉住气冷静下来,正要出校门去找她进来,就看到她一摇一摇的进来了。我招呼住她过来,心想只好主动向她道歉,把这事平息!可是要让老师向学生道歉总是有些难以启齿,不过我还是说出来了!也许是这句道歉的话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吧,她也改变了原来的态度,我再次提出愿意帮她补帽子,但她说:不需要,自己会补!语气也改变了很多!同时也承认了自己也有错!她提出不要让她请家长,我看到她已经承认了错误的情形下,就同意了!到此,我想的教育目的是达到了!在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很少犯错误!后来,这个班分回原来的班时,就由况老师任她的班主任。有次,况老师也和她发生了冲突,况老师和我摆谈时还说,叶渝说他没得我这个班主任好,虽然这只是一个未长大的初中的一句戏言,可是,对于我这个在班主任的历程上成长的班主任而言,确实是一句很有意义的一句话!让我思考,让我反思!面对学生的顶撞作为班主任的应该怎样做?
从此事,我认识到要处理好学生的顶撞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事发中,冷静而沉得住气。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激动、不动怒,作为班主任必须用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顶撞事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二、事发后,静缓而不急动。一些班主任在顶撞事件发生后,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学生科寻求解决的办法。在顶撞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学生会很反感,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我觉得,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要缓一缓,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顶撞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如果自己能解决,就不要找学校、找家长。另外,对于学生的不尊敬,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公共场合发生的事情不要当众批评,可以换个环境个别交换意见,或者通过第三者向被批评的学生传递批评信息,或者创设氛围让他于“无意之中”听到你的批评意见,这就好比“隔壁有耳”,故意让学生在“无意之中”了解到你的批评意图,从而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不足。
三、处事方法上,深切而不敷浅。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很多老师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后,他或多或少都可以为自己找点“正确”的理由,加上犯了过错后,他的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犯坚固的堡垒。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学生当然听不进你的正确批评。教育学生时,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决定于教师讲得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是否找准了“切入口”。切入口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四、处事态度上,真诚而不虚伪。有时, 顶撞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怕把事件扩大,伪装自己的情感,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顶撞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不光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连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伤害,更无法开展班主任工作,只能当逃兵,辞去班主任工作。当顶撞事件已经发生时,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和面子,用真诚的态度去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学生的顶撞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学生,我们也要有宽宏的气量,今后努力寻找出适合教育他的方法。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把握好处罚的尺度,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顶撞,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
现在,我经常在班上说这样一句来教育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如果说犯错也需要勇气的话,那么承认错误就需要更大的勇气!这句话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鞭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9
一个是惩罚、罚站、罚写作业什么的,让他懂得学会遵守规定,另一个就是沟通,了解他不听从班主任安排的原因,对症下药。然后,就是让他回家休息,或者叫家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