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听力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成语】: 耳听八方

【拼音】: ěr tīng bā fāng

【解释】: 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举例造句】: 要是没有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处显出精明强干的能力。 ★老舍《赵子曰》第四

3、【成语】: 耳聪目明

【拼音】: ěr cōng mù míng

【解释】: 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处】: 《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

【举例造句】: 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

3、【成语】: 明目达聪

【拼音】: míng mù dá cōng

【解释】: 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出处】: 《书·舜典》: “明四目,达四聪”。

【举例造句】: 当此际者,正宜明目达聪,励精图治。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

4、【成语】: 逖听远闻

【拼音】: tì tīng yuǎn wén

【解释】: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出处】: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中》:“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逖听远闻,事均亲览。”

5、【成语】: 逖听遐视

【拼音】: tì tīng xiá shì

【解释】: 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出处】: 《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