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起吊重物时,一定要进行试吊,试吊高度不应大于1.5米。哪里不对?

如题所述

出于安全考虑,起重机在进行试吊过程中,试吊高度不能超过0.2米。

一般起重机在进行每一班次轮流作业时,根据安全施工手册,必须进行试吊。起重机主要包括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和金属结构等。起升机构是起重机的基本工作机构,大多是由吊挂系统和绞车组成,也有通过液压系统升降重物的。

扩展资料:

起重机操作时注意事项:

1、每台起重机必须在明显的地方挂上额定起重量的标牌。

2、工作中,桥架上不许有人或用吊钩运送人。

3、无操作证和酒后都不许驾驶起重机。

4、操作中必须精神集中、不许谈话、吸烟或做无关的事情。

5、车上要清洁干净;不许乱放设备、工具、易燃品、易爆品和危险品。

6、起重机不允许超荷使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起重机

百度百科-安全施工

百度百科-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9

试吊是:

超载状态125%

静载高度不是1.5米,是离开地面即可(两米以内)

负载试吊

负载试吊过程就是整体准备的最后过程,操作的全部过程的最后部分,应缓慢提升负载,当刚刚离地时,停止提升,观察整体受力情况,然后缓慢放松负载,如没有异常,方可正常吊运。

注意

吊梁使用前首先目视横梁梁体有无变形、裂纹、焊缝开焊等异常现象。试吊过程要满足负载的运行路线,环境条件,确定起升和放升位置,对有影响起吊一律不能吊运,对于主吊梁配备的索具(T8级高强合金链条),使用时不能变位、打结。

试吊过程中,梁体负载有异常响声、变形、裂纹立即停止试吊。

当试吊成功后,才能进行起吊、吊运,在吊运过程中让有关人员必须明白识别标志,让操作人员看得见的通讯联络。

在吊运负载时,不允许超载使用,梁体必须处于平稳状态,梁体不能产生摆动,防止梁体失去平衡,酿成安全事故。

负载下边严禁站人,禁止人工扶载。

扩展资料:

注意:

(1)起重吊具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旋锁转动不灵活或不到位,应检查调整调节螺母,再检查以下部位:

① 棘爪的拉伸弹簧是否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

② 传动机构是否出现卡滞,如卡滞,属润滑不良的,则应在传动机构的活动连接处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如属导向销过紧,应适当调松螺母。如属连接松动、传动管或其他杆件变形,则应矫正;

③ 缓冲弹簧拉伸量是否过小,若过小,则应缩短缓冲弹簧连接的钢丝绳长度。

(2)使用中应防止起重吊具指示板上的指示标识涂料脱落。一经发现,需及时补原指示标识的涂料。

(3)对于起重吊具上的钢丝绳,应适时地清洗并涂以润滑油或润滑脂,特别是钢丝绳弯曲处。

(4)对于主要受力构件、吊环、旋锁、耳板及索具卸扣,在正常使用清况下,至少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不得有裂纹和严重变形。

(5)所有油杯,包括棘轮机构油杯、滑动轴承座上的油杯和旋锁箱的油杯,主要活动连接处应根据使用情况适时加注润滑油。

(6)经常检查绳卡是否松动,缓冲弹簧是否过度拉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起重吊具均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缓冲弹簧也不得过度拉伸。

(8)吊运过程中应平稳起吊,避免因起重吊具和起重机或其他设备等发生相互撞击而变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起重吊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9

设计低、中、高不同质量的吊重进行一次静态试吊。

进行缆索试吊,主要检查主索接头框架、主索垂度、牵引能力、地拢的位移以及各种机具是否正常运转,认真检测完毕后,对各个项目的观测数据进行记录。

空载试吊,跑车空载并往返运行一次,观察能否正常运转,记录数据;静载试吊,设计低、中、高不同质量的吊重进行一次静态试吊,观察缆索的承重限度,并记录数据;动态试吊,分别依据静载试吊的三种吊重进行一次往返试吊,观察缆索的运转情况,记录数据。

扩展资料:

起重机试吊要求规定:

1、吊梁使用前目视横梁梁体有无变形、裂纹、焊缝开焊等异常现象。试吊过程要满足负载的运行路线,环境条件,确定起升和放升位置,对有影响起吊一律不能吊运,对于主吊梁配备的品尔优索具(T8级高强合金链条),使用时不能变位、打结。

2、试吊过程中,梁体负载有异常响声、变形、裂纹立即停止试吊。在吊运负载时,不允许超载使用,梁体必须处于平稳状态,梁体不能产生摆动,防止梁体失去平衡,酿成安全事故。

3、当试吊成功后,才能进行起吊、吊运,在吊运过程中让有关人员必须明白识别标志,让操作人员看得见的通讯联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缆索式起重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9-29
试吊高度有问题,应该不超过0.5米
第4个回答  2017-09-30
试吊是超载状态125%
静载高度不是1.5米
离开地面即可
0.2米以内
我们制造起重机这类设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