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如何处理

帮介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可以有效处理餐厨垃圾吗?

1、物理分选处理:主要是采用一系列方式,实现垃圾中的各成分的分离,之后统一回收。这种方法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做到了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和把垃圾所可能造成的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但是,由于其所需成本较高,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使用外,大多数国家多不用此法。

2、粉碎直排法:美国早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个人家庭食物垃圾处理机,具体其原理为:利用高速运转的刀片将装在内胆中的食物垃圾打碎后,将搅拌物冲至下水道,从而解决居民丢弃和存放餐厨垃圾的烦恼。同时日本也很早研究出了餐厨垃圾处理机,甚至有的还配置有臭氧除臭器,以用来除去餐厨垃圾垃圾所产生的多种气味。

3、填埋法:餐厨垃圾的填埋法处理,是一种厌氧消化处理方法,可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CH4,且可以将垃圾完全的处理掉。这种技术方便,不会留下残余物的处理问题,但这种方法虽可以较好地处理餐厨垃圾,但却是以消除垃圾为目的,并不能实现餐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扩展资料:

餐厨垃圾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特点是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要想做到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能否将厨余垃圾分离出来非常关键,所以,居民家庭的干湿分开(即含水率低的其他垃圾和含水率高的厨余垃圾)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厨余垃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3

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如何将厨余垃圾分类,每日及时处理当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尽量不使厨余垃圾在家中放置超过一天,最好能做到每餐将厨余垃圾清理出房间。

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

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绿色循环:

2020年4月27日,新京报记者走访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时看到,该小区正在试点运行的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在社区内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植物营养土,既满足了居民家里花草种植的需求,又能用于社区园林绿化。

据了解,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率先在社区的居民活动中心试点引进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该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厨余垃圾收运环节瓶颈问题。每天能自行处理1000公斤左右厨余垃圾,并转化出100公斤左右营养土,营养土用于奖励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在社区内部形成“绿色微循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厨余垃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01

厨余可以作为堆肥使用,用于蔬菜、水果种植或者花卉种植等等。

下面为家庭制作肥料一些指南:

厨余堆肥就是在空气和水的存在下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和小昆虫分解有机物质(食物垃圾)的过程。最终产品被称为厨余肥料,其中富含易于使用的植物营养素,形成健康土壤的一部分。 建议可以买一个堆肥厨余的桶和木箱。最好在阳台或室外制作。在厨余堆肥发酵的时候会有味道(主要是氨气和硫化氢)。

厨余堆肥主要要有下面几个条件: 含碳有机物如干树叶、木屑、纸、花生壳、瓜子壳等 含氮有机物如水果和蔬菜废弃物、咖啡渣、麦芽粉等。

1、空气 2、适量的水 3、处理厨余变废为宝 

简单的6步骤: 

1、将可食用的厨房垃圾(蔬菜皮,果皮,少量浪费的熟食)分开放入容器中。

2、将干燥的有机物(干叶,锯屑)收集在一个小容器中。

3、拿一个箱子或一个桶,在容器周围钻4〜5个不同的孔,让空气进入。

4、在底部铺上一层土壤。

5、现在开始添加食物垃圾交替湿垃圾(蔬菜和水果皮)与干垃圾(秸秆,锯末,干叶)。

6、用塑料布或木板覆盖这个容器,以帮助保持水分和热量。 一些建议 每隔几天,用耙子给堆快速转动以提供充气。如果您觉得堆太干,请洒上一些水,使其湿润。

在2 - 3个月内,你的厨余垃圾应该开始形成干燥,深褐色的土壤的堆肥。也有现成的、成套工具用于厨余堆肥。 随着时间和一点耐心,你可能会喜欢上堆肥厨余。 不建议使用厨余剩下的肉类、骨头、剩饭、剩菜等。

通过分类,回收和堆肥,一家四口的垃圾每年可以减少1000公斤到100公斤以下的垃圾。想象一下,钦奈所有垃圾中的90%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一个干净的绿色城市 - 它将帮助你开始你的堆肥之旅。

第3个回答  2019-07-03

您好!楼主,你是想找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吗?不妨在百度上看看

30KG、50KG、80KG、100KG、150KG、200KG、250KG、300KG、400KG、500KG、600KG、700KG、800KG

第4个回答  2010-09-14
九次方食物垃圾处理器,处理餐厨垃圾,省时方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