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军?

如题所述

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古代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1

所谓“三军”最早源于春秋后期。当时一些诸侯大国,如晋、齐、鲁、楚等国军队都设上、中、下三军或中、左、右三军。其中中军的地位较高,也更为骁勇善战。

后来,随着时代的演进,上军、中军、下军又渐渐为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等到了唐宋以后,这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明朝的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则有更多的描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0-06-12
周代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