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难和父母沟通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与父母相处,能够相互理解,能沟通的时候我们尽量尝试,不可以的时候,就保持多一点尊重和体谅吧。

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独立,离开父母的控制范围。他们没能力管的时候即使态度再强硬也无能为力;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强大到不再需要他们的荫庇,自然会放手给你选择的权利。

当然,我们都不希望气得父母出现健康问题,所以和父母言语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温和,不需要太认真,上面已经提过了,鉴于父母的态度和认知能力,我并不指望就任何重要事件和他们达成真正的共识,能做的恐怕只是避免冲突的发生。

自顾自说了这么多,但我想我们的情况一定不同,几乎任何家庭都存在父母子女的关系问题,有时候是父母太过强势,有时候是孩子不够懂事。

但不管是哪种,我认为双方都在以亲情为由企图绑架对方的思想和选择,这是病态情感羁绊的主要形式,当事人都厌烦却也享受着这场绑架带来的好处。比如父母控制你,却也在某些方面给予你温情和帮助,否则你就不会想要获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

父母是普通人,他们只能按自己的逻辑行事,他们情商不高,所以他们很可能无法理解我们,反过来,我们也是的。父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但同时也是最难以沟通的人。所以我并不期望与父母达到真正的互相理解。

人跟人之间是有界线的,哪怕是父母子女之间。界线是什么意思呢?不要试图按自己的意识改造对方。对方不是你,没有义务配合你。你也不是对方,没有权利要求对方。与其改变对方,不如设定边界。各人互不跨越对方的边界,就能和谐相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4

1、沟通前:调整自己对沟通的心态和情绪

我们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要以“成年人对成年人”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你需要反复用言语及行动向父母表明,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你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指望他们一下子就能懂得你。

2、沟通中:成熟地觉察和回应

在沟通过程中,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不要强求对方的回应。平静而清晰地告诉对方你想要什么、你的感受如何。重要的我们控制自己、成熟地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心情。

3、沟通结束后:注重自我关怀

在和父母的沟通结束后,多做积极的自我对话,多关注这场对话中积极的部分。也可以和信任的朋友聊聊这件事,表达自己的情绪、寻求支持。

在生活中许多父母们都忙着工作,要承担项目,要完成KPI,在职场上奋力进取,自然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少了。孩子渐渐地便会产生父母不关心自己的感觉。对此,许多家长觉得,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再让他参加一些兴趣班、补课班,学校的事情交给老师就行了。

然而,做父母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勤奋的家长再忙再累,也会花时间与孩子培养亲密感。而且,与孩子日常的沟通并不一定要花大把的时间,重要的是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比如,在交流时,给孩子关爱的眼神,这是传达爱意的重要方式。即使是短短的20分钟,如果能将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互动,关注孩子的情绪,也是精心的陪伴。

第2个回答  2019-07-04

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要跟父母沟通。基本上是无用功,而且会让你更加挫败,沮丧,怀疑。

我从小就在做跟父母沟通这项工作。我的父母也是60年代生人,出身农村,文化水平有限,经人介绍相处一年后结婚。

婚后吵架不断,从我有记忆开始就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架原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吵架的激烈程度却像是对彼此有深仇大恨,双方都是脸红脖子粗,声音尖利,拍桌摔碗,互飙脏话,乃至动手。而且他们吵架从来不避我。

这是我童年的阴影,是我小时候最大的烦恼。起初是非常害怕,躲在房间里瑟瑟发抖。大一点之后开始尝试劝架。小孩子劝架没有任何技巧,就是哭着抱住一方,求他们不要生气,不要再吵了,求他们有什么气冲我来吧。

可是没有任何用处,他们吵的激烈,眼里只有对方,根本无视我。甚至发展到最后,因为我的劝架,他们吵的更激烈了,好像有人观看的群架打的更酣畅一样,本来还只是嘴上吵,我一劝,就慢慢开始动手了。

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就萌生了跟他们沟通的念头。劝架的时候不再哭喊,而是努力讲道理给双方听。什么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互相谅解宽容的重要性等等。可是还是丝毫没用。记得有一次,我劝他们足足劝了一晚,嗓子都哑了。

结果我妈来了一句“我真是高兴,我闺女这么会说”,而我爸则不耐烦的说“你不懂,少在这边装模作样唱高调”。

后来还尝试过一些其他沟通途径,比如写信。给父母双方都写了很长的信,可以说是字字都带泪。但是结果呢?我爸没有任何反应,而我妈,我相信她看都没看。

这个过程非常折磨人,我的整个童年期和青春期都因此感到万分沮丧,甚至有些抑郁。到了高中,我放弃了。学习那么忙,每天回家都累死了,实在没力气去做他们之间的调停员了,反正做了也没用。

这种事发生多了,我也不乐意被利用了。她再这样做的时候,我就回呛她,说我从小到大做的够多了,是你们自己不愿改变。然后她就哭天抢地,说都是我爸的错,关她什么事,说我不孝顺,冷血自私,学历越高越目中无人等等,然后就演变成我跟母亲的吵架。

第3个回答  2019-07-17

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问题,多替对方想想,并用行动来感化他们,让他们的心向着你。

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这是你和你父母两代人的生活观念、知识层面和行为习惯的差异所造成的。你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他们的想法,也可以劝导他们站在你的角度上去想问题,这样对谁都有好处。

假如你因为和父母发生矛盾,而让自己充满怨气,那么,试想这样一个充满怨气的您,谁会喜欢他,认真听他的意见呢?又怎么让父母喜欢,从而让父母接受自己的意见呢?因此,您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调整自己的状态,减少自己的怨气,先改善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这样或许能事半功倍。

父母不喜欢和你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那么作为子女,您可以多说一些让父母快乐的事情。一般来说,老人最怕连累孩子,成为没用的负担,假如自己还能继续指导和帮助自己的孩子,老人就觉得活得有意义。好比可以向妈妈请教烹饪和女红方面的事情,向爸爸请教如何修理电器等,孩子的小事也可让父母参与决定。

对父母而言,巧妙的关怀是最好的孝顺。当父母逐渐老去,多一点迁就,不要让生命留下太多遗憾。

我们的上一代,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大多数人吃了许多苦,选择也不多。他们经历了单一的生活,觉得安全感是很重要的。一旦告诉他们有很多元的选择,他们会觉得不安全,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失去了意义,诸如此类。所以,不要用语言去跟他们沟通,用行动。

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多做做让他们开心的事情,有时候遇见事情是多在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这样才能让你们久积的矛盾渐渐的淡化,那样和父母沟通相处起来也就会变得很轻松了。

第4个回答  2019-07-04

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和子女任意的一方愿意向对方那里迈进一步,都会使沟通变得顺利一些,所以我建议作为子女的我们,先向对方迈进一步。

父母和子女之间沟通不良的原因永远只有一个:父母认为对子女的好,并不是子女想要的好;而子女为之奋斗的、一直坚持着的方向,或许就是父母那一辈人曾经走过的坑。

不论我们认为自己跟父母之间的代沟有多深,不论我们认为他们有多么的不理解我们,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一点,就是父母是爱我们的,可能他们爱我们的方式带着那么点儿强迫性,带着那么点儿压迫感,更甚至带着那么点儿不讲道理,但爱是真的。

所以当我们和父母沟通无效,最后变成一种僵局时,希望我们可以先心平气和下来,体谅一下这两位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我们真的犟不过他们。

因为我们讲的是道理,他们讲的是爱你,我们要的是理想、要的是自由,而他们要的只是你平平安安,无忧无怖;我们理解并认同在奋斗的道路上会经历很多苦难,而他们却想用毕生的经历,拖我们远离苦难。

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对错,只有谁爱谁更多一些,谁愿意为谁让步更多一些。家从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在我们在和他们讲道理时,我们就已经输了。

所以试着认同他们,并不一定是要按他们所说的去做,而是在心里认可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在乎,然后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用事实告诉他们,我们的路,自己也可以走好。

相似回答